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江苏考察时强调,江苏拥有产业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市场规模巨大等优势,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7月5日至7日,习近平在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和省长许昆林陪同下,先后来到苏州、南京等地,深入工业园区、企业、历史文化街区、科学实验室等进行调研。
《新华日报》8日推出10个整版的重要特刊,全景式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
2023年7月8日《新华日报》1版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江苏要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多元化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
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积极打通堵点、接通断点,不断创新吸引外资、扩大开放的新方式新举措,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推动外贸创新发展,不断巩固和拓展国际市场。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江苏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要大力发展现代科技、教育事业,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扎实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创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书香社会建设,提高社会现代文明程度。
江苏必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和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和乡村治理协同推进机制,推进社会治理数字化。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落实“重实践”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是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搞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哗众取宠;坚持出实招求实效,不搞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数据造假;坚持打基础利长远,不搞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劳民伤财。二是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恪尽职守、担当作为,迎难而上、敢于斗争,严肃整治拈轻怕重、躺平甩锅、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等消极现象,完善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三是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主动抓落实,聚合众力抓落实,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聚焦实际问题抓落实,在抓落实上取得新实效。
2023年7月8日《新华日报》2版
2023年7月8日《新华日报》3版
2023年7月8日《新华日报》4版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
七月的江苏大地,万物繁茂,夏意正浓。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代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时隔4个月,总书记又亲临江苏考察,希望江苏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
总书记的殷切期许、关怀厚爱,让全省干部群众深受鼓舞,紧跟领路人、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新征程上江苏工作的总要求、总目标、总蓝图,以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的果敢担当,真抓实干、奋发进取,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更好“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
2023年7月8日《新华日报》5版
7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考察,第一站便来到苏州工业园区,在园区展示中心听取苏州市产业发展和园区整体情况介绍,察看创新发展成果展示。总书记的到来,让当地干部群众深感自豪、备受鼓舞。大家表示,一定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以产业创新为引领、科技创新为动力、开放创新为支撑,努力打造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2023年7月8日《新华日报》6版
盛夏七月,葳蕤生光。苏州工业园区,这片创新热土,生机勃勃。
7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苏州工业园区青丘街附近的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走进展厅、研发车间、光电实验室,察看产品研发、生产、测试流程,询问企业设备产品的性能、用途、市场等情况。
当日傍晚,记者走进华兴源创公司,碰到的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浓浓的喜悦,眼中闪耀着兴奋的光芒——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将成为他们一辈子都无法淡忘的珍贵时刻。
2023年7月8日《新华日报》7版
橹声欸乃,评弹悠扬。千年岁月所沉淀的江南文脉,绵延不绝、贯通古今。
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7月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他说,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
殷殷关怀暖人心,谆谆嘱托催人进。6日上午11时许,循着总书记的足迹,记者来到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回访在现场聆听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干部群众,他们无不欢欣鼓舞、倍感振奋,激动地回忆一个个难忘瞬间——
2023年7月8日《新华日报》8版
紫金山南,九龙湖畔,南京市江宁区。26所高校扎根,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落子,30多万在校师生云集,这里已然是一片创新因子活跃、人才栖居荟聚的热土。背靠南京主城,紧邻高速公路与机场,位于未来网络小镇的紫金山实验室仿佛随时进发的勇士,向世界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前沿发起冲刺。
7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紫金山实验室,走进展厅、6G综合实验室,详细了解推进重大科技任务攻关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颠覆性技术随时可能出现,要走求实扎实的创新路子,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立下功勋。总书记的话高瞻远瞩、切中肯綮,令全体科研人员深感振奋、备受鼓舞。大家一致表示,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要努力突破更多网络通信颠覆性技术,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示范应用并走向产业界,定制一个“互联新世界”,点亮未来网络之光,为网络强国建设勇当开路先锋。
2023年7月8日《新华日报》9版
过去20多年来,中国国家电网是全世界唯一没有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特大型电网。心系“国之大者”,国家电网公司下属企业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对我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支撑保障作用。
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考察调研。当天下午,他来到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听取南京市打造智能电网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总体情况介绍,察看企业自主可控技术产品展示,同年轻研发人员亲切交流。离开企业时,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年轻研发人员说,大家意气风发、朝气蓬勃,要立志高远、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攻关高精尖技术,成就有价值的人生。
“向总书记面对面汇报,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南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冷俊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要求,心无旁骛潜心攻坚,为国家能源转型、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作出更大贡献。”
2023年7月8日《新华日报》10版
编辑: 艾陆琦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