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文旅公共服务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城乡公共文化空间的打造和基层群众文化团队的培育。“十四五”期间,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面向全省开展打造“千个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和培育“千支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工作,并于日前公布了首批入选名单。12月3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和“新江苏”客户端承办的2021“公共文化服务看江苏”融媒体采风行走近南京江北新区文艺轻骑兵艺术团,让我们共同感受江苏“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和“优秀群众文化团队”代表,感受其带来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燕钰 摄影张冬青 张容轩)伴随着柔美舒缓的音乐,一位身着蓝色旗袍的姑娘手持精致小伞缓缓走出,身姿轻柔,舞姿曼妙……正在台上展演的就是来自江北新区文艺轻骑兵艺术团的节目《小城雨巷》。这是一群主要由南京艺术学院校友组成的文艺团队,我们跟随精彩的节目走近文艺轻骑兵艺术团,感受江北新区特色的文艺魅力。
青春 文艺需要年轻力量
相对于南京其他区县,江北新区成立较晚,该辖区有很多大型国企。相对而言,上述大企业退休老职工参与文化活动比较多。不过,南区尤其是沿江、泰山、顶山等街道年轻群体相对多,该群体成为当地文化主管部门精准公共服务的对象。
用江北新区文化馆馆长陈果的话来说,“文艺工作不仅满足于老年群体参与,要引导、带动更多年轻人参与,要让年轻人从手机和低头中解放出来。”巧合的是,2015年开始,当地有了这么一批年轻的文艺爱好者。文化馆发现了这一队伍后,提供辅导、交流的平台,同时积极把团队往市、省里推,为该团队争取更好的平台,推动队伍的良性发展。
从2015年的萌芽,到2020年正式注册,年轻的文艺轻骑兵艺术团表现得却一点都不生疏和稚嫩。该团队的配置齐全得让人惊讶和羡慕,团队不仅有舞蹈、声乐、器乐、合唱等,还有杂技、武术、小品等,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颇受当地年轻人群的喜爱。
除去成长周期较短外,团队成员年轻化也是文艺轻骑兵艺术团的一大特点。目前团队共有五十几人,平均年龄为三十五岁左右。年轻是该团队最大的特点,年轻的团队为当地文艺力量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情怀 文艺已是生活方式
作为江北新区文化馆打造的馆办团队之一,文艺轻骑兵艺术团荣获了江北新区2020-2021年度五星级群众文艺团队。这离不开团队的通力合作,更离不开每位团员的高质量发展。
文艺轻骑兵艺术团专业性强、文艺水准高。据江北新区文艺轻骑兵艺术团团长吴克鸣介绍,团中不少演员有十年或二十年以上丰富的舞台经验和专业技能。多名演员曾获得过省级及国家级奖项,也多次参加省、市、区级各类大中小型晚会及活动。
从团长到团员,队伍中很多人都是南京艺术学院毕业的文艺骨干。他们不但拥有专业的艺术特长,还怀揣对舞台的无限热爱和对艺术的情怀。对他们来说,艺术已经是他们生活中、甚至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舞台,为了演出。真的是因为热爱才能坚持做文化服务。”吴克鸣说。
精品 特色助力文化惠民
2020年至今,文艺轻骑兵艺术团主办或参加了各类活动24场。其中,文艺轻骑兵艺术团参与的文化惠民品牌活动“炫彩江北文体社区行”颇受社区百姓的欢迎。最让社区居民欢迎的是,轻骑兵艺术团的演出根据不同受众群体,安排对应的节目。不会出现排练一个节目演出到底的现象。
在吴克鸣看来,为社会服务和做艺术是一样的。“艺术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舞台,要把舞台更好地展现给老百姓。”文艺轻骑兵艺术团把所学的艺术专长回报给社会,用艺术的形式传播先进文化,这是他们对于文化惠民的最好回答。
文艺轻骑兵艺术团坚持打造年轻化、具有江北新区特色的精品节目。团队不断打磨作品,依托地域特色,制作精品内容。2019年,团队原创的快板新说唱《崛起的新主城》,在江北新区半程马拉松比赛活动中获极高的评价。“群众都很喜欢,我们都感到很自豪。”
文艺轻骑兵艺术团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职责使命。未来,文艺轻骑兵艺术团将继续坚持探索和把握江北新区特色,以年轻化的舞蹈、器乐等进行演出,服务群众。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将江北新区的魅力和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
编辑: 顾炎格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