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新春佳节至,共度科普好时光。
博物馆里的文化盛宴,“龙”重登场!
瑞雪迎春,年味正浓。春节假期是文旅消费的黄金时段,江苏多家文博场馆陆续发布“新春不打烊”公告,有些还推出取消闭馆日、延迟闭馆、加开夜场等举措,做足准备迎接龙年第一批游客。
各家博物馆立足自身特色大显“神通”,精心烹制了一道道文博“大餐”,共推出新展特展、社教研学、文艺演出、志愿讲解等550余项活动,让每位游客都能欢欢喜喜“博物馆里过大年”。
结伴同行的三两好友、其乐融融的一家三口、举“班”研学的中小学生……走进南京城墙博物馆,既有热闹声,也有文化味。
“我们这边是从除夕一直开到初八,不闭馆的压力是肯定有的,但是这个压力也是动力,我们尽一切给游客做好服务保障,”南京城墙博物馆综合管理部主任李昕桐语气坚定。
整个假期,南京城墙博物馆实行在管领导和职工值班制,工作人员比平时工作日还多,物业、安保方面也进行了提前培训,做好后勤保障和应急预案,以应对春节期间激增的客流量。
“我们准备了一份特殊的新春献礼——《大唐宝藏——法门寺地宫文物精粹展》,为大家带来一场大唐文化盛宴。”
这场新春特展是由南京城墙博物馆和法门寺博物馆合作举办,以法门寺塔地宫出土文物为主,展出含国家一级文物的唐鎏金四天王盝顶银宝函等39套42件珍贵文物,带领观众近距离欣赏唐代宫廷国宝精粹,感受唐代灿烂文化,重温大唐盛世荣光。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大唐宝藏》特展的出口处,三位唐代簪花侍女亭亭而立,或拿香球、或撑箬笠、或举蒲扇,再现唐代女子婀娜风韵的身影。不少游客排队合影,打卡不一样的龙年探馆之旅。
来到镇江赛珍珠纪念馆,这座青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收存陈列着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的著作物品,也记录了一段中美友好交往的佳话。
“假期之前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春节8天‘不打烊’,全天候向市民开放,也不需要预约。”据镇江赛珍珠纪念馆馆长唐其光介绍,纪念馆在春节前夕已举办多场社会活动,走进各个社区宣讲赛珍珠文化,将文化“手办”和新春祝福一起送到居民家中。
此外,整个春节期间,赛珍珠纪念馆还准备了多项研学和读书会活动,每天安排一名讲解员值班,与纪念馆正常值班同时进行,满足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海外游客们对赛珍珠文化的期待。
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民俗正在“与时俱进”。从“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到“千门万户瞳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再到“桃红柳绿春意暖,歌舞欢喜迎新年”,又到如今的“影院众评春节档”“博物馆里过大年”,春节仪式感经历了一次次的更新,也涌现出更多的新风尚。博物馆的旅游热潮已从“一阵风”变为老少皆宜的新民俗。
正值新春,让我们透过博物馆的玻璃展柜和历史、和传统、和文物对视,一起寻找独属中华儿女的“新年”味和“新”年味。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出镜/崔子涵 文案/席荟昕 视频/吴家俊
编辑: 陈凌天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