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早上8点,南水北调解台站的“巡视员”们像往常一样准时集合在泵站厂房,他们在寒风中哈着手,开始了又一次三小时两万步的日常巡检。“每一次的巡检需检查到站所的每一处角落,确保无一蚁穴,无一管涌,没有水体污染。”时间紧任务重,期间的每一次踱步都精准丈量着解台站辖管长堤的绝对工程安全。
与此同时,300多公里之外的扬州,200平方米的南水北调江苏调度中心大厅内,调度大屏正不断切换东线工程运行实时数据,调度值班员紧张忙碌着,通过物联网应用系统对工程沿线数千公里各重点泵站的抽水量、水位等水情等进行实时的严密监测。
春节期间,正值东线冰期输水关键期,南水北调江苏水源公司沿线各级调度值班人员放弃了团圆,有人甘愿守护洪泽湖畔的浪,有人俯身丈量京杭运河长堤的风,身处各级泵站24小时全天候坚守,实时严密监控全线水情和工情。
除夕年夜,晚上8点30分,洪泽站管理所的两位值班员根据巡检系统,正在开展春节期间的建筑物巡查工作,手电筒的光细细照过挡洪闸的每一处细节,在喧嚣的寂静里,录下详实的工情水情。
大年初一,南水北调宝应站现场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值班制度,加大巡查力度,严防火灾、溺亡及水体污染事件的发生。泗洪站管理所的值班人员在办公区、厂房、设备间来回穿梭,巡视巡查;临近晌午,在热热闹闹中忙为机组擦拭洒扫,以迎新岁,“新桃”换“旧符”。
正因有了这群江苏水源人日复一日的坚守,南水北调东线江苏境内工程自2013年建成通水以来,累计调水出省超57亿立方米;发挥防汛抗旱主力军作用,累计参与省内抗旱排涝超120亿立方米。1月13日,我省圆满完成2022-2023年度第一阶段调水出省任务,向山东和北延供水3.42亿方,助力京杭大运河百年来全线通航,为华北地区河湖生态环境复苏贡献“江苏力量”。
根据水利部年度水量调度计划,第二阶段调水预计于2023年2月启动,5月底前完成调水任务。节日期间,南水北调各泵站值班人员正加紧排查整改工程各类安全隐患,加强维修养护工作,做好工程远程集控联调联试,全力做好调水各项工作,保障调水任务按时完成。
常守江河湖泽,同贴一纸窗花,齐吃一碗“元宝”,共守一个长岁,江苏水源一线的运维人员以坚守诠释初心使命、用担当守护万家灯火,为年味儿写下了最安心、最祥和的注解。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蒋丽
编辑: 张静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