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2700余所高校的300多万名学生参与、累计提交39万余个创新创业项目、839个项目进入全国决赛终评……10月29日至11月2日,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在陕西西安举办。记者了解到,南京理工大学累计斩获4金2银,与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共同捧得“优胜杯”,总积分居全国第二位和“优胜杯”高校第一位,取得了该校在该比赛中的历史最佳成绩。
其中,南京理工大学“珊影——珊瑚礁监测保护引领者”项目和“金鳞龙灯——让中国龙舞向世界”项目分别获得大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组别与“文化创意和区域交流合作”组别的金奖。
“国家有需要,就应该有人去做”
被誉为“海洋之肺”的珊瑚礁生态系统,每年可吸收并固定约9亿吨的碳,同时,它们还净化着海水,守护着沿岸的安宁与生机。
为何会将科研的目光对准珊瑚礁?珊影团队负责人刘鑫分享了自己与珊瑚礁的故事。
2017年,刘鑫选择大学生入伍,开启了两年的军旅生活。“我当时在福建服役,海训的时候目睹了成片散发着奇妙色彩的珊瑚礁,那个时候就喜欢上了这种生物群落。”也是在那时,刘鑫了解到了珊瑚礁的危机:如此绚丽的珊瑚礁,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白化。
退伍复学后,刘鑫选择钻研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组建起了潜入深海、保卫珊瑚的科研团队。
“珊瑚病变和癌症的发病过程类似。在黄金治疗期内,治疗手段更多也更加有效,病变往往更容易控制和治愈。因此,把握黄金治疗期成为珊瑚礁疾病防治的重中之重。但现有的多种珊瑚礁监测手段均存在细微病变看不准、水下成像辨不清、多模成像拍不快等问题,把握不住黄金治疗期,无法满足全面早筛需求。”刘鑫介绍道。
“国家有需要,就应该有人去做。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节点,和国家对于健全珊瑚礁评估预警监测体系的政策引领下,我们决心通过技术创新打赢珊瑚礁生态系统蓝色保卫战。”刘鑫说。经过三年的研发优化,团队推出了“巡礁卫士”1号,这套模块化的多维度协同成像系统能够进行珊瑚礁早期病变监测。刘鑫表示,珊瑚礁监测的首个难题,就是要实现高精捕捉珊瑚细微形变色变。对此,团队采用三维光谱协同成像的高精测量技术,精准筛查珊瑚癌变组织。
“在实际监测环境中,浑浊水体会大大影响拍摄质量。对此,我们采用基于高灵敏编码的抗散射水下测量技术,在相当于重度雾霾的浑浊水体中依然能达到毫米级精度,实现水下强适应抗散射高精测量。”刘鑫说,“我们在看得清、看得准的基础上,还要保证在大规模监测中的监测效率。我们采用基于单次编码的多模态快速成像技术,使我们的设备满足大面积、全天候、精准化巡航筛查需求。”
在东海东山岛,团队成功实施了首次实地应用,筛查到病变珊瑚3000余簇,监测数据帮助珊瑚病变响应时间提前2周,将治愈率提高至85%。目前,团队成功创立南京珊影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产品的应用地推广至20个。
走向全运会,向更多人讲述龙的故事
“我从小生长在一个有着600年舞龙历史的小镇。自8岁时第一次看见父亲舞龙,这条闪耀的巨龙便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里。”金鳞龙灯团队负责人杜艺元说,每当举起龙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就在她的心中激荡。
“作为新一代舞龙人,赓续传统,开拓创新,是我们肩负的使命。”杜艺元说,“我们在进行舞龙运动推广的过程中,发现传统舞龙运动的参与门槛很高,一是对参与人数有要求,二是器材比较沉重,对体力要求很高,因此这项运动很难进行普及化的推广。”
如何让普通群众也能享受到舞龙的乐趣?正是这一项目的出发点。
通过走访一些非遗传承人,团队在没有破坏原始舞龙形象的基础上,创新地推出了一条单人龙。“由于原始舞龙的龙头是手工编织的,极易腐烂,而且耗时很久,且十分沉重,所以我们采用3D建模的模式,使用泡沫化定制,做出了我们的单人龙。单人龙的龙头很轻,一个小孩就可以把这条龙舞动起来。其次,我们采用飘带的形式代替原先长的龙身,利用一根飘带就能使龙飘动起来。”杜艺元说。
舞着这条彩带龙,团队已经走过了13个省、17个国家和地区,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目前,彩带龙已成为国家级舞龙赛事官方指定器材。团队自主创编“全龄段”舞龙教学视频52套,其中4套入选全国推广曲目。“更自豪的是,我们推动了彩带龙首次纳入2025年全运会正式竞赛项目。未来,我们将以“金鳞龙灯”为前进风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华文化IP。”杜艺元说。
科创育人,助力青年学生成长
据学校介绍,南京理工大学高度重视科创竞赛育人功能,紧贴强国强军需要,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牵引,坚持“三融合、三驱动”,持续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引领青年学生勇于创新、追求卓越,以丰硕的成果书写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时代华章。
据了解,南京理工大学坚持科研成果与战略需求相融合提升内驱力。学校着力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企业研发平台共建等方面提升内在驱动力。学校鼓励青年学生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国防重大科研项目开展研究,依托校企间高层次科研创新平台,强化“有组织科研”,形成多个紧密连接、优势互补的重要平台,推进重点项目和研发活动一体化,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看得见的“生产力”。
同时,学校坚持青年人才与青年学生相融合提升创造力。学校将青年人才发展和青年学生成长相互衔接、有效贯通,为教师和学生创造力提升激活了“新引擎”。持续推进“名师-专业-课程-基地”一体化建设,每年定期遴选和建设青年项目库、师资库和人才库等,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激发青年师生共同参与“挑战杯”竞赛的热情,形成青创课、青创赛、青创群的科创育人链。青年人才和青年学生在“三库一链”的高效机制中共同成长,共担重任。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国亚妮
编辑: 国亚妮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