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住苏全国人大代表坚持人民至上,积极反映群众呼声,建言国之大计,推动改革发展与法治进程。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江苏人大网、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推出《你有所呼 我有所应》系列报道,今日推出第一篇,敬请关注。
(图片来源:中新社)
2014年12月13日10点01分,防空警报撕破长空,似凄厉的呼喊,从凋敝的废墟里传来。南京,这座曾满目疮痍的苦难之城,在77年之后,迎来了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从这年开始,3000羽白鸽展翅齐飞,和平大钟浑厚邃远,以国之名,祀我殇胞,已有7年。
穿过84年岁月,回到侵华日军踏破城墙的那一天。整整42个日夜,惨绝人寰的杀戮,在残垣断壁间上演。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有一个名为“12秒”的装置,每隔12秒,就有一滴水从高空落下,象征那场浩劫里,每12秒就有一个生命永远离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段浸着血泪的屠城记忆正被越来越多的人遗忘。
2012年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时任全国人大代表、民革江苏省委副主委、南京艺术学院院长邹建平递交了一份建议,提出应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祭日举行国家公祭。
短短700余字的建议,一经提出便受到了代表们的一致同意。“南京大屠杀不是南京城一地的事,它是中华民族的灾难。”邹建平说,“应该通过国家公祭的形式悼念遇难的同胞,振奋民族精神和爱国意识。”
时间冲刷下,城市与民族之痛没有从人们的记忆中褪色。来自江苏的代表委员们一次次将伤痛化为动力,为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早在1994年,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原副主席朱相远便向全国政协八届二次会议提交提案,建议每年12月中旬,选一个固定的日子作为纪念日。也是从1994年起,江苏省和南京市每年12月13日都举行各界人士参加的悼念仪式。
2005年,时任全国政协常委的原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龙在当年的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提交提案,首次提出把每年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国家公祭日,并提出由国家领导人参与整个公祭活动。时隔7年,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最后任期内,他又一次将此提案提交到全国政协。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促进下,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了抚慰民族创伤,为了纪念埋葬在战火里的30万同胞,也为了反复揭开战争痛创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们。2021年3月1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蔡丽华老人离世。至此,经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认证的在册在世的幸存者仅剩70位。他们带着一辈子无法抹去的屈辱和伤痛,让每一次讲述都成为了时间带不走的历史之证。
年逾九旬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永远忘不了84年前发生的一幕幕。“我和弟弟妹妹躲在教室里,3个日本鬼子一脚踹开门,端着刺刀刺伤了我的右腿,我护着他们坐在水泥地上,被重重地抽打。”战争带来的伤害如同他右腿的疤痕,烙印终生。
2014年12月13日那天,葛道荣因参加其他活动,遗憾错过首个公祭日,此后的公祭活动,他一次都没有落下。“(设)公祭日,能让鬼子在南京犯下的暴行被更多人知道。我一遍遍讲当年的事,就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团结起来,正视这段历史,不为仇恨,为了和平和未来。”
殷鉴不远,后人当自警之。“公祭日设立后,社会对纪念馆的关注度普遍提高。14到35岁的国内外地及境外青年观众占到了六成以上,年轻人成了观众群主体。”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看来,公祭日带来的影响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以立法形式设立国家公祭日,标志着‘地方印记’正式变成‘国家印记’,纪念馆也成为了国家仪式的载体,会以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
建馆36年来,“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始终是纪念馆人的初心。“我们打造紫金草和平符号、组织921国际和平日活动、征集史料举行外展……开展一系列国际交流活动,牢记历史与呼唤和平就像手心手背,从来都是不可分离的。”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柏丽娟 喻婷
编辑: 后晨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