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争气桥”“南通好通”,一座座公铁大桥飞架大江南北;“全国领先”“世界第一”,一项项经典工程载入铁路史册;“网红打卡地”“靓丽风景线”,一条条高铁线路串联起“家与远方”……回首75载栉风沐雨,江苏铁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新时代以来,“轨道上的江苏”进入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生动展现“轨道上的江苏”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江苏省铁路办公室联合新江苏传媒(中国江苏网)、“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策划开展“奋进历程·铁路经典”调研采访活动,推出系列报道。本期聚焦: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
江水微波粼粼,船只往来穿梭,薄云如轻纱般舒缓而富有韵律,一条绵长曲折、宽阔闪亮的飘带横越江面,延伸向远方的天际线……千米江面,一桥飞跨,这是浓缩于一张60*30毫米邮票上的、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的雄伟身姿。
2023年,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与瓯江北口大桥、平南三桥、北盘江第一桥一道,登上了《现代桥梁建设》特种邮票。通过“国家名片”,更多的人得以在方寸之间一睹这项跨越长江、沟通南北的超级工程。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通考察时说:“当年,你们这里和上海隔江相望,南通不好‘通’,现在跨江大桥建起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从此‘南通就好通’了。”
时间再向前回溯到2020年7月1日。奔腾不息的大江之上,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建成开通。大桥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6车道高速公路,下层为4线高速铁路。作为沪苏通铁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大桥全长11.072千米,其中公铁合建段长6993米。这是南京长江大桥至长江口345公里江面上建成的首座公铁两用大桥。
长江下游从此新添了一座现代化的公铁跨江大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是沪苏通铁路最为关键的控制性工程。而作为“八纵八横”铁路网中沿海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沪苏通铁路通车后,张家港、常熟、太仓3个“百强县”没有铁路的历史宣告终结,南通至上海间铁路出行最短时间压缩到1小时6分钟,苏中苏北地区与上海的时空距离也大大缩短。这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也将长三角一体化推向更高水平。
桥面以上,沪苏通铁路、通苏嘉甬高速铁路、通锡高速公路要同时跨越长江,其中城际铁路的设计速度达每小时250公里;桥面以下,江面宽达6公里,日通行船舶超过3万艘,航运繁忙……面对如此苛刻的条件,大桥设计建设者们用一项项“世界首创”做出回答。
“在沪苏通大桥之前,我国公铁两用斜拉桥的最大跨度只有630米。”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技术设计负责人、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郑清刚说,为了满足各项需求,大桥主航道桥主跨增加到1092米,是国内最大跨度斜拉桥,也是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天生港专用航道桥主跨336米,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径的公铁两用钢拱桥。这一举实现了千米级公铁两用斜拉桥设计建造技术的世界首创。
对于斜拉桥而言,要想“跨得大”,就要“承得稳”“拉得住”。郑清刚介绍说,为了满足结构强度需要,建设者们“量身定制”了强度达500兆帕的高强度钢和2000兆帕的斜拉索,强度为世界之最。大桥上,432根斜拉索拉出优美的“竖琴”,以稳固的结构为铁路行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为了提高安装精度和施工效率,建设者们还首创运用了1800吨钢桁梁架设成套装备技术。这意味着高16米、纵向尺寸28米、横向尺寸35米,重达1800吨的钢桁梁节段实现了整体的制造浮运,并可运用桥面吊机进行整体提升架设。
主墩钢沉井更是实现“大跨越”的基础与关键——12个篮球场大小的面积,百余米的高度,1.5万吨巨型沉井在船坞里整体制造后浮运至建设现场,高精度定位着床,实现了1.5万吨巨型沉井精准定位施工技术世界首创。此外,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还开创性地进行了实船实桥原位撞击试验,验证了防撞设施的性能,为桥梁结构安全和通航安全再添一份保险。
长江既是繁忙的“黄金水道”,也是很多珍稀鱼类生存繁衍的场所。设计者们在“大工程”里还融入了诸多设计“小细节”以保护长江生态。郑清刚举例介绍说,为了避免桥面排水对长江水体造成污染,桥面上的排水口设置了两种。“初期的雨水由于冲刷桥面受到污染,首先会通过低管口进入到两岸的积水池并接受无害化处理。随着雨量增大,后续的雨水才会通过高管口直排。”
凭借世界桥梁和中国桥梁建设的多个“首创”,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在我国乃至世界铁路桥梁建设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建成开通不到一年,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便获得“乔治·理查德森奖”。值得一提的是,该奖项奖是国际桥梁大会设立最早、影响最大的奖项,每年仅授予一个在桥梁设计、建造、科研等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桥梁工程,被誉为桥梁界的“诺贝尔奖”。
方寸间浓缩一桥飞跨的工程奇迹,更定格了众多大桥设计建设者们十余年间的探索与登攀,抒发了长三角人民对于“好通”的盛赞。郑清刚笑着说道:“能够登上邮票这一‘国家名片’,说明大桥的建成对国家的交通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车4年来,途经沪苏通大桥的铁路线路不断增多。南通西站已开通至上海、北京、重庆等以及省内南京、苏州等大中城市高铁直达线路,日均车次近70趟。旅客发送量从开行初期的月均发送10万人次,增加至当前月均发送30万人次。截止2024年7月,南通西站已累计发送旅客854.72万人次。
“每次有过江的机会,我都会选择从沪苏通经过。看到通车这几年来大桥状态十分‘健康’,车流量逐渐变多,我感到由衷自豪。”郑清刚表示,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的相关技术经验还被运用至正在建设中的常泰长江大桥等项目。未来,由沪苏通大桥创下的一项项记录将被持续刷新,壮美长江、飞虹遍布的画卷将更加绚烂多彩。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张苏宁
编辑: 张苏宁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