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自古多文豪,文采风流甲天下。2019年,南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学之都。南京千年文学血脉与世界相连接,成为全世界文学爱好者的向往之地。
7月3日,由江苏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承办的2020年首场“发现江苏”活动在南京举行。来自俄罗斯、德国、巴基斯坦等11个国家的外籍文学爱好者走进“世界文学之都”南京,开启一段文学之旅。
在活动现场,南京市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南京城市史》作者薛冰、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世界名著《小王子》译者黄荭为远道而来的外国友人分享了南京的文脉传承和发展。
南京号称六朝古都,南京文脉同样也从六朝开始。薛冰在主旨发言中从六朝时期在南京完成的多部经典名著入手,探究南京文学历史脉络的发展变迁以及文学与南京城市变化的关系。黄荭则放眼南京同世界其他文学之都的国际交流,向现场中外嘉宾讲述了世界文学之都南京如何积极开展国际文学和文化艺术领域的合作。
南京城市的烙印,在诗歌里有着诸多体现。活动现场,来自不同国家的文学爱好者朗诵了《长干行•其一》《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乌衣巷》《江南春》,带领观众领略诗歌中的江南风情。来自也门的法瑞斯更是朗读了一首阿拉伯语诗歌,让观众感受不同语言的韵律美。
自古以来,古琴以其高妙典雅的文化格调深得文人雅士欣赏。古琴文化学者、广陵琴派的传承人陶艺在活动现场带来了一把制作于宋代的“飞鸣吟”。伴随着这把千年古琴所弹奏的《良宵引》,一直练习中国书法的大卫书写了“发现江苏”四个字,送给江苏的朋友。他说:“‘发现江苏’既是活动的主题,也是我们五大洲朋友的心愿寄托。”
启动仪式最后,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杨力群等向外籍嘉宾代表赠送《最美江苏诗词集》,希望他们更加热爱江苏诗词,并将诗词中的大美江苏展示给全世界。
为什么南京会成为世界文学之都?在随后的“相遇在文学之都南京”对话活动里,作家薛冰、黄荭与诗人黄梵、赵健以及外籍文学爱好者罗克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南京能够成为文学之都的独特气质。参与论坛的外籍观众也热情提问,就新媒体对文学的影响、诗歌在当代社会生存现状等问题同嘉宾交流。
从天下文枢到文学之都,南京这座城市随处可以发现文学作品中的印记。活动当天,外籍文学爱好者还欣赏了昆曲折子戏《虎囊弹·山门》《牡丹亭·惊梦》。
来自俄罗斯的大卫告诉记者:“今天的对话和参观让我对南京有了新的理解。在之后的活动中,我也会带着从今天活动中获得的视角去看待南京城的一草一木。”
在接下来的行程中,外籍文学爱好者还将参观六朝博物馆,走进乌衣巷、科举博物馆,实地感受南京作为“文学之都”的魅力。
据悉,“发现江苏”是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着力打造的采风采访体验活动品牌,旨在通过生活在江苏的外籍人士的独特视角来发现江苏的美丽、魅力,并借助这些“平民大使”向世界宣传、推介江苏。
编辑: 冯晓丹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