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天,南通博物苑里的紫藤最叫人惦记。这两株紫藤,位于张謇故居濠南别业南侧,已有100多年历史,相传是1914年张謇亲手栽种。每年四月紫藤花开,一株白色,一株紫色,双色碰撞,相映成趣,既具骨感,又兼柔美之风韵。紫藤盛放时,花瀑自楼顶垂坠而下,蔚为壮观。
濠南别业。许从军摄
百年紫藤,虽然历经风雨,却依旧生机勃勃。每年11月,待到紫藤种荚成熟时,便能收获无数种子,种下去,又是一株新苗。
前人栽花,后人闻香。远不止是紫藤,百年前张謇所留下的,仍泽被后世。
张謇
一百多年前,张謇在家乡南通办实业、兴教育、建城市、做慈善,创造了20多个“中国第一”,使南通成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张謇一生创办了40多家企业、近400所学校,留下了围绕棉纺织领域的大生集团、南通博物苑、南通图书馆等宝贵遗产,其创办的诸多学校也成为了复旦、同济、河海等大学的前身。
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南通博物苑考察,盛赞张謇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百年境迁,张謇的人文遗产历久弥新,开路实践焕发勃勃生机,精神特质绽放时代新韵。其毕生所留“一二有用事业”,对南通这座城市的润泽滋养,如大江活水般,至深,致远。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回望历史、见贤思齐。如此两株紫藤,在濠南别业前,历经百年风雨,温柔绽放。植藤之人已经走远,身后留下这两株紫藤迎着光,向着阳,缠缠绕绕,攀爬向上。
朗读者: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朗诵班学员 季沐瑶
指导老师: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徐亚婷
素材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新华日报、江海晚报、南通市人民政府网
编辑: 艾陆琦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