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即将到来,当前,我省春季传染病疫情形势如何?假期如果出行要注意些什么?哪些群体需要接种疫苗?……有请江苏省卫生健康委新冠病毒感染防控专家组成员:省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所副所长胡建利、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汪志国,为大家健康平安过假期“支招”。
省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所副所长胡建利
问题1:当前我省春季传染病疫情形势如何?
答:当前,我省新冠病毒疫情形势总体平稳,病例处于散发状态,感染人群主要为上一波未感染者。总体上,短期内出现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较小。
我省甲型H1N1流感在今年3月达到流行高峰后,发病数量、阳性率均处于下降趋势,预计5月以后,随着天气变暖,人群免疫屏障逐步完善,流行强度将进一步减弱。
此外,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湿度增大,预计霍乱、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即将进入高发期,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饮食健康安全。
问题2:五一假期如果出行,要做好哪些准备?
答:一是要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如发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时,应及时检测核酸或自测抗原,避免带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并及时就医。
二是要密切关注目的地传染病疫情形势,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护准备。旅途中注意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做好自我防护。
问题3:假期在健康安全方面,要注意些什么?
答:提醒大家注意三个方面的安全,健康平安过假期:
一是吃得安全。预防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严防“病从口入”。不喝生水,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不采集、不食用不明野生菌及野生植物。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原料,加工时生、熟分开。外出就餐时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提倡用公筷、分餐制。
二是玩得安全。假期天气转暖,一些人可能选择户外露营、亲近自然,要特别注意防范虫媒传染病。每年5-7月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高发,主要由蜱虫叮咬引起,身边人如果接触了患者血液、体液,也存在感染风险,严重时危及生命。所以野外活动时一定要做好防护,穿长袖衣裤、扎紧裤腿,裸露皮肤涂抹蚊虫驱避剂,不要在草地、树林中长时间坐卧,防止蜱虫叮咬。如被叮咬,不要强行捏拽取出,这样容易造成蜱虫口器、前肢等断裂留在体表,建议立即前往医院处理。
三是防护安全。假期人员出行、聚集活动增加,提醒免疫力低下人群,特别是老人、儿童,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特别注意防护。在人群聚集、密闭场所要戴好口罩、注意手卫生,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汪志国
问题4:当前仍有部分人群没有感染,没有及时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否有必要接种?
答:很有必要。疫苗接种和感染病毒,都可以使人体获得免疫保护。目前,我省仍有部分人群从未感染、未接种疫苗或仅接种了1剂次,其中有些人年龄还比较大,这些人是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3次及以上病毒抗原的刺激,能够产生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文件中提出,要“补齐免疫水平差距”。主要是指上述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通过增加抗原刺激的次数,达到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我们呼吁这些人群积极主动、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获得更强的免疫保护,进一步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编辑: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