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烟雨,楚汉雄风,金陵气象,江淮画卷,江苏大地上,古韵今风错落交织,处处是绚烂夺目的文化瑰宝。步入“百年征程 初心永恒——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文化建设高质量展台引众多参观者驻足流连。
一幅横在空中的电子画卷,画轴自北京徐徐展开,随大运河一路南下,给人极目纵横的观赏体验:从银装素裹的燕赵大地,到秋色怡人的冀鲁平原,从郁郁葱葱的江淮夏日,到桃红柳绿的江南春色……水墨晕染处,古今与四季轮转更迭,尽显运河千年的岁月变迁。
这处电子画卷,是百米长卷《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的动态呈现,大运河沿线8个省(市)15位书画家走遍运河沿线20多个城镇,采风、写生、巡查,将各种风貌和变化烙印心底,让大运河全域之景于笔下缓缓铺陈。
悠悠两千年,迢迢四千里。中国大运河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兴盛,也陪伴江苏这个运河大省走过无数个朝朝暮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走在前列”展牌上,记录着江苏与大运河的闪亮瞬间:扬州作为大运河原点城市、中国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已是第14年举办世界运河城市论坛;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顺利举行,以城市文旅融合协作发展再现运河璀璨;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举行全体会议,奋力谱写“千年运河”现代化新篇章……
展牌正前方,“微缩版”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也在此惊艳亮相。探身俯瞰,主馆似一只扬起风帆的船只停靠在运河沿岸,今月桥连接通透晶莹的大运塔,与三湾之景相映成趣。这是国内首座集文物保护、科研展陈、社会教育为一体的运河主题博物馆,她的建成开放,将成为江苏大运河“美丽中轴”的绚烂一景。
作为灵动的、活态化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沿岸流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如珍珠般串联成线。在江苏,一腔昆曲唱尽江南婉约,苏州评弹再现细雨润酥中的荡心动魄,裹着金丝银线的云锦宛若云霞,棠梨木纹刻印百年芳华……
玻璃展柜里,摆放着一件酷似红军八角帽的扬州玉雕,帽顶刻着气吞山河的《七律·长征》,和田玉天然的润色缀于其间,赫斑如战火、白浆若风雪、枣色似血渍,号角催征下,数万先烈用热血和生命谱写的永雄史诗在这一刻定格。这组作品名为《长征》,高10厘米、宽17厘米,为纪念于都河畔的远征集结,重2.5斤,则象征着两万五千里的漫漫征程。作为中国玉雕工艺的一大流派,扬州玉雕传承千年,既有北方的浑厚豪放,亦有南方的细腻生动,《长征》融于二者,凝视其中,让人感受到红军将士冲锋陷阵的英勇无畏。
玉雕旁是一组宜兴紫砂陶艺品,茶海按中国地图同比例制成,并镂空饰以党徽,陶刻以红船;制成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标识的陶壶,壶底以4个大象雕塑为足,是为“吉祥如意”;整组作品下部为彩釉“海水江崖纹”,表达四海承平之意。紫砂陶艺盛行于陶都宜兴,发源于宋元,成熟于明代,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宜兴紫砂壶以纯手工拍打镶接技法制作,故造型变化万千,作品《四海承平》将壶身制为“100”,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一件凝练空灵的孟河斧劈石盆景《红船精神》置于展台中央,前方是劈波斩浪的南湖红船,身后斧劈石铺开绵延千里大好江山,蔚为壮观。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在这千壑万仞、雄秀苍茫间,中国共产党人坚韧不拔、开拓创新的优秀品质被深深镌刻。
展台四周墙壁上,也悬挂着各式非遗展品,南京剪纸《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便于方寸间回顾百年征程。该幅作品线条流畅圆润,场景虚实结合,以红船为引,沿经上海一大旧址,井冈山燎原星火,革命圣地延安,天安门广场,再现红星照耀下的光辉历程。画面右上方,北斗卫星、长征运载火箭、辽宁舰等元素依次排开,寓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党旗指引下,谷穗飘香处,祖国正阔步迈向崭新征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一幅扬州刺绣再现了笔法豪迈的《长征》。扬州刺绣素有“针画”美誉,以针代笔、以线代墨,针法细密,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征。
传统的扬州刺绣多取自山水和人物画作,展厅内的《长征》特别选择了书法作品,透过精妙针法,烘托出作品中笔墨浓淡、湿干枯润的笔锋神韵。贴近绣品细看,既有传统刺绣的细腻,也兼具书法的豪迈。
截至目前,江苏有苏州古典园林、南京明孝陵、中国大运河等3处世界文化遗产,25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6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和178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江苏亮出丰厚文化家底,交出了一张精彩的文韵答卷。
为推进“文化大省”成为“文化强省”,让文化迈向“远方”,江苏始终走在路上,文化资源正喷薄绽放。一方面,文艺精品力作持续涌现,话剧、电视剧、长篇小说等文艺作品屡获大奖,形成文艺创作的“江苏现象”。另一方面,文艺苏军持续建强,文艺“名师带徒”计划、新金陵画派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接连推出,让新时代文艺人才薪火相传、创新发展。与此同时,文艺品牌持续擦亮,目前已形成以江苏省文华奖、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等为支撑的文艺平台品牌体系。
在文化遗产保护与艺术创作发展的基础上,为增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江苏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在全国率先建成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深入实施优秀群众文艺巡演、戏曲进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等文化惠民工程,让江苏读书节、江苏书展和“全民阅读春风行动”成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阅读品牌。
“百年征程 初心永恒——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官网
100.jschina.com.cn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柏丽娟 喻婷
编辑: 喻婷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