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我们戴书记啊,你在办公室找不到他。他不在田头,就在机房,一天到晚忙得闲不下来!村里的发展多亏了他!”村民口中戴书记,是江苏省人大代表、扬州市江都区真武镇真武村党总支书记戴尔庆。
2012年6月,戴尔庆任真武村党支部书记,此时村子负债118万元,让村民富裕起来,让村庄漂亮起来,是他最紧迫的任务。在他带领下,真武村开展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点,探索起“支部核心引领、农民土地入股、村组干部带头、集体自主经营、村民合作共赢”的村级经济发展之路。
村里先后成立了扬州市江都区真武镇真武粮食种植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庆收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庆丰植保专业合作社和都合联合社。2016年,真武村粮食种植农地股份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019年,村里联合扬州大学农学院设立了创新基地,还注册了大米商标“都合”开展米业销售。
凭借优良的品质与合理的价格,“都合”品牌声名鹊起,成了当地市场上的“抢手货”,也拥有了一批“粉丝”,疫情期间,戴尔庆还尝试了直播带货,亲自为“都合”代言,“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
真武村合作社还规划了近100亩的稻鸭养殖基地,经过7年的运转,逐步从种植业走向厂矿业,提高产品附加值。“近两年来,我们响应高质量发展号召,将大米产业从育秧、栽插、管理、收割、烘干、恒温冷库储存、加工到销售,形成了一条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让老百姓在土地中获得更大的收益。”村民们在种田中鼓了钱包、咧了嘴角,村风村貌也焕然一新,都说村子和以前不一样了!
回顾“十三五”发展“成绩单”,一连串数据最有说服力:投入资金近1000万元,建成田间生产道路23条、新增低压管灌覆盖面积450亩、农桥7座、泵站33座、河道清淤6条,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力改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2020年,戴尔庆最难忘的一件事是村里举办的首届插秧节和丰收节。“插秧节来了600名学生,覆盖了幼儿园中班到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丰收节来了2400名,从幼儿园中班到小学六年级都有。现在的孩子不清楚吃的大米是怎么来的,他们也不了解农民是怎么辛苦劳作的,我们有义务让他们知道每粒米的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意义重大。”
“十四五”开局之年,戴尔庆与村委会早早谋划了想法:“让农民入股的田得到更大收益,以高质量发展为抓手,种优质好吃的大米,将消费群体需求细化,根据不同需求进行供应。”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黄泽文/文 高峰/设计
编辑: 苗津伟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