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回眸砥砺前行的“十三五”,江苏省张家港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和苏州市委决策部署,与时俱进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阔步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强富美高”新江苏在港城大地上展现令人振奋的现实模样,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五年来,我们聚力创新转型,产业实力更加雄厚。坚持以创新引领转型升级,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5%,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较“十二五”期末提高7.1个百分点,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28.2亿美元,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百强县(市)前三甲。五年来,我们聚力共建共享,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将80%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6万元,村均可支配收入超1200万元,教育医疗养老等事业高位均衡发展,获评“中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范例城市”。五年来,我们聚力绿色发展,生态颜值更加靓丽。实施“十大板块提标、百里岸线还绿、千企腾挪扩容、万顷良田保护”工程,长江生态岸线占比超50%,打造“江海交汇第一湾”张家港湾,荣膺全国首届、江苏唯一的“中国生态文明奖”。五年来,我们聚力示范引领,文明内涵更加丰富。连续六届高分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实现中央文明委各类荣誉表彰“大满贯”,连续17年举办长江文化艺术节,夺取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获评“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
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总结是为了更好地出发。五年的奋斗实践雄辩地证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是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行动指南,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决听从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号令,都必须坚决以新思想定向领航。
立足“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两个五年”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张家港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要义,认真对照“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使命新要求,深入贯彻上级决策部署,以张家港精神为强大激励,大力建设“临港转型示范区、综合枢纽辐射区、美丽幸福引领区、文明城市策源地”,谱写“十四五”发展新篇章,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全面激活“创新驱动”强引擎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张家港市将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将“十四五”开局之年确定为“创新提质年”,持续推进“创新张家港”、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扛起“为全国县域创新树立旗帜”的使命任务。布局协同融合的创新网络。深度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动与省科技厅“厅市会商”任务落地,探索“百城百园”联动转化,在中国北京、比利时等地建设飞地创新中心,“十四五”期间建成海内外“创新飞地”10家以上。集聚活力涌动的创新要素。发挥“高新区+高铁枢纽”叠加优势,推进省部共建高新区,力争5年内创成国家级高新区。实施“高新千企培育工程”,“十四五”期间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数年均增长30%。实施“人才新政4.0版”、人才企业“攀峰计划”,争创国家创新人才示范基地。优化风景独好的创新生态。实体化运作市委创新委,推动创新政策和产业政策相互融合,放大企业科技创新积分首创优势,落实产学研预研资金2.0版本,发挥“张家港基金”撬动作用,打造共建共享、共创共赢的“创新服务综合体”。
全面提升“制造强市”竞争力
依托临港产业发达、制造业基础雄厚的显著优势,张家港市将牢牢把握“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加快构建链式集聚的现代产业体系。放大产业集聚效应。重点打造冶金新材料、智能装备等4条特色优势产业链,以及新能源、数字经济等4条新兴领域产业链,建设一批现代产业集聚区,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形成5个千亿级、若干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激活项目提速动能。紧盯世界500强、央企国企和行业头部企业,探索“市场化”招商模式,招引一批“建链强链补链延链”的重大项目。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全面实施“签约即挂牌、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模式,以项目“增量”带动经济“总量”提升。加快数字赋能转型。放大国家、省“两业融合”试点效应,2年内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全覆盖,培育一批“智能制造+增值服务”标杆企业。加快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打造一批数字经济领域的“头雁企业”,培育引进具有集聚功能和行业权重的平台企业,加快催生新的经济增长极。
全面拓展“协同融合”大格局
面对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多重战略机遇,张家港市将紧扣“全国一盘棋”“省域一体化”“沪苏同城化”总体布局,找准发展定位,强化内融外联,全方位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在区域联动中凸显靠前位次。实施新一轮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加强与周边大城市特别是上海的互联互通,深化与长江上中下游地区联动发展,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开放合作,形成联动并进的开放格局。在城乡融合中提升功能品质。发挥“永联经验”示范作用,打造“五彩乡村、魅力沙洲”品牌。立足“节点性枢纽城市”定位,加快城区快速路、过江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时期实现三条铁路交会,放大“港铁联动”效应。在绿色发展中擦亮生态底色。增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行动自觉,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重大任务,实施通州沙江心岛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打造“江海交汇第一湾”特色精品示范区,开辟“美丽张家港”建设新境界。
全面彰显“文明典范”引领性
作为全国唯一连续六届高分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的县级市,张家港市将秉承“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彰显人民至上的情怀和温度。让文明内涵更有深度。优化完善文明城市长效管理机制,高水平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展览馆,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十四五”期间高标准夺取全国文明城市“七连冠”。延续长江历史文脉,打造具有港城特色、体现长江风采的文旅地标,扩大长江文化艺术节品牌影响力。让民生保障更有温度。实施新一轮收入倍增计划,不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打造全国一流“现代化教育名市”。高标准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业态。让安全防线更有强度。统筹推进“法治张家港”“平安张家港”建设,强化金融风险防控,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实现公众安全感、社会治理综合绩效、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三个全国领先。
披荆斩棘,昂扬的是精神力量;击鼓催征,不变的是追梦步伐。面对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立足城市发展的全新起点,张家港市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为港城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坚强引领和坚实保障。同时,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张家港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提振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精气神,团结百万港城人民保持勇立潮头的追求、只争朝夕的拼劲、比学赶超的姿态,坚决扛起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绘就新时代港城发展壮丽蓝图而不懈奋斗!(作者系张家港市委书记潘国强)
编辑: 邵文晶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