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村民们的每件小事都是大事。”江苏省人大代表、东台市甘港村党委书记刘怀仁扎根甘港村27年,带领全村百姓把一个交通闭塞的经济薄弱村建设成一座生态宜居的特色田园村,把负债累累的穷港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幸福港”。
甘港社区
上世纪90年代,甘港村与204国道被一河阻隔,没钱造桥成了最大的发展难题。刘怀仁深知“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没有钱,他就想方设法筹集资金,甚至抵押自家房子来贷款。1998年,一座跨度82米的甘港大桥建成,穷甘港完成了第一次蜕变。
“村两委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有钱才能办好事、办成事。”2002年,村里编制甘港村发展规划,确立了盘活闲置土地、发展特色休闲农业的初步方案。为了流转土地建工业园,村两委走街窜户,常常至走访深夜。“甘港村干部全年无节假日,我们不过星期天。”刘怀仁的日常不是在乡间奔走,就是在工地忙碌。2003年,甘港工业园建成,当年便引来了9家企业落户,村里工业收入首次突破亿元,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村集体经济的“小金库”也渐渐高涨,刘怀仁为百姓办实事的底气越来越足了。
“甘港人家”生态居住区
生态居住区、新型社区相继建成,村民们搬进一幢幢白墙黛瓦的小楼里。为改善生态环境,2020年全村关闭、迁移所有散乱污企业,并开展串场河专项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甘港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
观光小火车
稻田画观光区、风动墙、田园观光小火车、惜禾桃园、草莓采摘园串珠成链……现在的甘港村俨然成了一幅画,城里的人开始络绎不绝地往这里来。“去年下半年,我们接待了20多万人次的游客。”乡村旅游带动了特色产业的发展,甘港的贡米、民宿、泥塑、剪纸也传出了名声。甘港不再是20多年前那个无名小港。
刘怀仁(中)和甘港村民
“十四五”开篇之年,刘怀仁表示,要进一步让建成项目更加利民、惠民、便民,村里将做好颐养院、文化礼堂、文化活动中心、智能垃圾分类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利用、管理、维护,不断丰富旅游项目,做优做强甘港乡村旅游品牌。“不仅要提高村民幸福指数,还要促进甘港乡风文明。”刘怀仁说,“甘港”之谓要名副其实,成为人们来了就不想走的幸福港。
记者 苑青青 设计 高峰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邵文晶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