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少年、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这些在生活中“沉默的极少数”的困境少年如何进行帮扶?省政协委员、南京市团委副书记石磊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从网格化、心理健康着手,去解决困境青少年问题。
省政协委员、南京市团委副书记石磊
去年6月至12月,石磊一行在调研中发现,困境青少年普遍存在学习能力差、缺乏自信、与人沟通交往障碍、过于敏感等问题。“我们分析了原因,这些问题与家庭长期缺乏亲子沟通以及父母情感缺失有关。”
石磊说,当务之急要对困境青少年群体“排查摸底”,纳入各地网格化、信息化服务管理体系。“市、区两级联合建立困境青少年群体基础信息数据共享机制,在市级层面建立完善困境青少年群体网上信息平台。”
石磊认为,对于困境少年的关爱要充分依托妇女儿童之家、少年宫等青少年服务阵地。“教育、民政部门和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组织要组织各种社会力量与困境青少年结对,开展法制、自护、心理健康教育和学业辅导、困难帮扶工作。”
学校是帮扶困境少年的最重要的“关卡”,石磊呼吁学校在保障困境青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同时加强家校沟通,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他还建议卫健部门牵头组织相关心理治疗专业团队,加强困境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干预、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工作,并对其进行常态的跟踪治疗和服务。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苑青青 郭蓓/文 黄琰/视频
编辑: 陈凌天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