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明亮那方,哪怕只有分寸的宽敞,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1月18日晚,国内首部绘本动画电影《向着明亮那方》在南京路演,该片以水墨、水彩和剪纸等不同的形式,聚焦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从不同视角讲述“我和我的童年”。
影片分为七个独立成篇的故事,有刚刚处在幼童阶段急盼长大的小兔子、社区小吃店家的小孩“翼娃子”、街角常年摆摊售卖糖水的“蒯老伯”,打打闹闹的孪生兄弟“哼将军和哈将军”,还有“萤火虫女孩”的好朋友公交车司机老周……风格迥异,但都具有独特的中国味道、浓厚的情感温度和丰富的生活细节,唤醒影迷内心关于家的味道。
其中,最后一个章节《翼娃子的星期天》发生在南京,剧中也多次出现南京长江大桥等地标性元素。从乡村到大城市的翼娃子一家,生活清贫又富足。爸妈开着一家小吃店,起早贪黑,却不忘带翼娃子在身边。吵闹的小店,随时被打乱节奏的作业时间,翼娃子一点儿不觉得烦恼,还把自己的生活写成了一篇很棒的作文!
“这个10分钟的片子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温馨的小故事,翼娃子在困难的生活条件下也能努力学习,这是非常打动我的。”该章节导演陈晨认为,制作这个影片存在着极大挑战。“我们前后画了6000张图片,用时近半年,工程量巨大。另外这是我第一次创作这样的形式,它是完全由手绘完成的作品。好在最后的改编超出了我的预期,我也希望这个篇章能感动更多观众。”
该片监制朱彦潼分享,在本剧采风阶段,南京人的暖心帮助让她十分感动。“我们会依着公交车司机、清洁工等形象去进行创作,他们的形象和作品内容本身是非常契合的。”在她看来,这个篇章讲述的“小吃一家人”的日常生活简单而淳朴。“如今的孩子们看惯了神怪、打斗题材的商业作品,希望这部不太一样的电影能够带孩子们感受片刻的细腻和安静。”
“这不仅适合小朋友来看,我相信大人们也能从这些故事里勾起童年记忆,对自己的生活有所思考。”在朱彦潼看来。动画电影并不是儿童的专属,成年人也能从中找到共情点。
听着不同地域的方言,回忆着铭刻于心底的童年,放映现场,不少观众看得入了迷。“看着这部电影,就像是打开了一个神奇万花筒,一转一世界,七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新世界,它们彼此独立,却同样精彩。”观看完演出后,一名网友留言说。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孙秦旺 周永金
编辑: 孙秦旺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