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生几乎都和照片打交道,我始终怀着感恩的心去记录时代变化。”7月14日,新中国第一代女摄影记者、《新华日报》资深记者晓庄来到“百年征程 初心永恒——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在一张张黑白照片中重温江苏大地上发生的时代变迁,经历的伟大征程。
威武的车头系上红花,招手的青年目光坚定,头顶上大写着“光荣赴朝同志”的横幅……展厅里,满头白发的晓庄一眼就认出自己拍摄的照片。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朝鲜战场形势的突变,使国家面临着严重威胁。同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决策: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全国迅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支援抗美援朝运动。
在江苏,广大青年掀起参军热潮。自1950年10月至1953年,江苏共有178095名青年应征入伍,杨根思等9000多名江苏儿女为了家国安定牺牲在朝鲜战场。“当时的青年们热情高涨,都愿意为了保家卫国上前线。”晓庄翻出手机里的照片,回忆起当年,“除了上前线的青年,后方还有许多志愿者,整个南京都投入到支援抗美援朝的运动中。”
和平年代回望历史,中国人民志愿军用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书写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捍卫了国家安全,成为“最可爱的人”。
“在探索中前进,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展厅中,一张“小朋友打疫苗”的特写照片吸引了很多参观者的注意。照片上的小姑娘扎着两根麻花辫,圆嘟嘟的脸上挂着腼腆笑意,一旁的医护人员正为她注射疫苗,画面温馨可爱。“这是在儿童医院拍的,打针的时候可不像照片里这么乖的。”晓庄笑着回忆起照片之外的故事,“旁边有人讲故事哄她,分散注意力,小朋友才不哭不闹。”
展厅中还有一张“南京淮海幼儿园的老师和孩子们”,主角同样是小朋友。他们站在阳光下,排着队等老师帮他们剪指甲。“这张的日期我记得很清楚,1957年5月7号,那时候幼儿园的卫生检查工作很严格,小朋友要检查手干不干净,有的紧张有的好奇,表情和状态都很到位。”
透过晓庄的镜头,上世纪50年代初规模空前的爱国卫生运动,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再次回到参展者面前。当时,在江苏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组织下,全省基本消灭或有效控制了霍乱、天花、性病和伤寒,人民健康水平得到提升,城乡卫生面貌得到改善。1954年天花在全省绝迹,比全国消灭天花早12年,比全世界消灭天花早25年。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亦工又亦农,集体同富裕。”1984年2月25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碧溪乡发展农副工建成新型集镇》的报道。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华夏大地,苏州常熟抓住时代机遇,走出一条以工补农、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碧溪之路”。
雅致的院落里,两位年轻女性低头忙碌,一旁木椅上缝制好的毛衣已经堆了“小山”高。这样的场景,当时在常熟碧溪乡到处可见。从传统的渔村小镇到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碧溪人民用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精神,为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提供了鲜活生动的素材。
“碧溪乡大力发展社队工业,很多人家都进行家庭副业,最常见的就是缝制毛衣和羊毛衫。”站在巨幅的展板前,晓庄指着自己拍摄的照片,介绍起当年情景,“布厂、羊毛衫厂、塑料厂、针织服装厂涌现,整个碧溪发展的热火朝天、生气勃勃。”
《婚姻法》颁布后在南京某街道接受调解的夫妻,南京大学内进行普法宣传的学生们,沪宁铁路施工的工人,农村集市里卖布的青年,给村民看病的赤脚医生……历史展内,数十张照片出自晓庄的相机,它们彼此串联成线,记录着不同时代人民生活的细枝末节,勾勒出最真实的历史变迁。
“看完展览我很激动,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时代亲历者,我感受到历史的见证确实离不开摄影,没有这些照片,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老一辈的人是怎么过来的。”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晓庄依然放不下手中的相机。“摄影记者就是要拍出好照片,用镜头记录下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这就是我一生的追求。”
“百年征程 初心永恒——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官网
100.jschina.com.cn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喻婷 柏丽娟
编辑: 喻婷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