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崇川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小康百年梦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良好态势,守牢了疫情防控安全岛,实现了“十三五”圆满收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南通视察,两个点位都在崇川,感慨滨江环境发生“沧桑巨变”,并称赞“幸福生活是你们亲手建设奋斗出来的”。
综合实力迈入第一方阵。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分别超过1480亿元、120亿元,以全市1/40的土地创造了近1/6的经济总量、1/5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4.6万元,是“十二五”末的1.51倍,综合实力稳居长三角地级市中心城区前列。
城市发展迈进大城时代。圆满完成区划变更,城市面积扩容翻番,常住人口突破百万。南大街、北大街等综合商圈持续繁荣,濠河景区、森林野生动物园辐射周边。“一环一轴八射”立体交通网络贯通全城,十二大重点片区开发加速推进,城市综合承载力全面增强。
全面小康迈上更高水平。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不断扩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医养结合纵深推进,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修复腾退长江岸线5.5公里,成效受总书记视察肯定。
发展环境迈向更高质量。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大力弘扬“登高望远、勇毅精进”的新时代崇川精神,锤炼狼性队伍。深化“邻里+”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公众安全感和法治满意率全省领先。完成开发区体制机制调整等改革,营商环境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十四五”是迈向现代化目标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崇川奋力追赶超越的关键五年。一是产业品质提升的加速换挡期。我区制造业基础扎实,具有良好的技术承接能力和突出的场景应用优势,但也存在集群效应不强、创新动能不足的短板。积极把握双循环内需机遇,重组优化产业方向和布局,是“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二是城市品质提升的攻坚突破期。随着长三角核心区扩容,南通将成为上海大都市圈辐射苏中、苏北、江苏沿海三条“发展带”的桥头堡。作为南通最精华的片区,崇川吸引优质资源转移导入,开启高品质城市建设新局的条件更加优越。三是生活品质提升的大幅跃升期。经过“十三五”时期的持续奋斗,我区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综合实现度全省领先。“十四五”时期,群众工作发生新变化,更加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
总体判断,“十四五”时期的崇川,仍处在顺应国运的黄金发展期,挑战之中蕴含机遇。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践行新发展理念,胸怀“两个大局”,落实“三个全方位”,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奋力建设长三角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首位区,再创一个辉煌的热血崇川。
书写“两争一前列”的崇川答卷
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为我们谋划“十四五”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要求南通“实现更多的‘天堑变通途’,再来一次高质量发展的‘沧桑巨变’”,市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发出了“勇当全省‘两争一前列’排头兵”的动员令,崇川作为南通唯一主城区,理当走在排头兵的最前列。“十四五”时期,我们将充分发挥主城区的引领、率先、服务和辐射作用,切实把总书记的殷切期望、省市委的指示要求转化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崇川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以长三角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首位区为统领,建设创新活力城、高端产业城、文明品质城、水韵生态城、平安幸福城。力争到2025年GDP突破22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5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7万元。
建设长三角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首位区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紧紧围绕建设“一区五城”目标,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大幅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全力推动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再上新台阶。建设敢为人先、勇于创造的创新活力城,打造“最高光”的创新生态。全方位融入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主动对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与价值链紧密融合,建成具有标志性影响力的区域科创中心,打造长三角北翼最大的科技转化平台。建设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高端产业城,打造“最前沿”的产业高地。构建更具内涵的产业体系,二三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紧紧抓牢支撑性产业,加快发展功能性产业,全力主攻先导性产业,构建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技术集成、服务集中的产业生态体系,形成千亿级、500亿级、百亿级梯次产业集群。建设山清水秀、景色怡人的水韵生态城,打造“最靓丽”的城市颜值。建成美丽崇川样板,融合推进运河岸线景观塑造和产业发展。建成绿色公园城市,拓展公园、小游园组成的绿色空间和生态屏障。建成长江大保护生态标杆,打造五山沿江特色示范段,成为长江口绿色生态门户。建设宜业宜居、向善向上的文明品质城,打造“最亲和”的城市气质。加快推动城市更新和片区开发,优化生活、生产、生态布局。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和历史文化街区开发保护和谐统一,擦亮张謇近代工业遗存第一镇、现代农业公园等城市名片。大力弘扬张謇精神,持续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效,提升政府公信力和社会文明程度。建设和谐稳定、共建共享的平安幸福城,打造“最舒心”的美好生活。加快新学校新医院等建设,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全面补齐卫生防疫、住房养老短板,完善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分级分类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提供更加普惠优质的公共服务,加快提升区域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争当“登高望远、勇毅精进”的新时代热血尖兵
“十四五”时期,崇川仍然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转瞬即逝之“机”,不进则退之“危”,时刻考验我们的定力、智慧和担当,更加需要一批跳离舒适区、敢趟深水区、勇闯无人区的热血尖兵。我们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扎实开展高质量发展大比武,推行红黄旗、金黄牌制度,激励“争一流、当先锋”“做标兵、当头狼”,形成竞相发展、同台竞技、相互比拼的热血态势,用“奋斗指数”换取“发展指数”。创造性运用“三项机制”,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让勇于创新的干部劲头更足、敢于担当的干部心底更实,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继续发扬“登高望远、勇毅精进”的新时代崇川精神,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对接上海,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紧扣市委关于打造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定位,勇当“两争一前列”排头兵,谱写 “强富美高”新崇川建设光辉篇章!
(作者为南通市委常委、崇川区委书记)
编辑: 陈凌天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