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奋进路上不忘初心,劳模精神永不褪色。“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联合推出“劳模学党史 奋斗‘十四五’”系列报道,致敬新时代最美奋斗者。
夜深,城静。清冷的街道上,闪烁着灯光的工程养护车格外显眼。张勇握着手电筒,先一步在雨水管道前蹲下,检查管道情况,为下地清淤把好安全关。
开盖、探测、下井、清淤,流程一气呵成。它的背后是成千上万次的工作训练和积累。1996年从部队转业,张勇先后经历生产线和市政养护两个岗位。2016年,他正式接手建邺区市政工程养护工作,负责全区雨水管道疏浚与养护。凭着出色的能力和尽责的态度,2021年,张勇获得了“江苏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雨声就是冲锋号。”一年365天不分昼夜,只要有雨,张勇便要和队友们去勘测管道。“不能让市民的出行生活受影响。”他说。
2018年1月24日,南京遭遇第二轮强降雪,车辆行人出行受阻。守在岗位上的张勇立刻带领单位的扫雪除冰突击队冲上前线,连续奋战9个日夜,用汗水换来“一夜雪无”。“关键时刻,党员要有担当,吃苦在前。”张勇说。
1995年,张勇在部队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说起入党初心,他说很单纯:“当时就一个想法,保家卫国,只要祖国需要,随时牺牲自己。”离开部队后,他对党员的理解又深了一层:“我们是窗口单位,每天要做的事只有一个,为人民服务!干得的活虽然又脏又累,但它是群众急需的,就必须干好,这是使命。”
在张勇心中,有个人一直让他钦佩。“马学礼是我们国家1959年的劳模,毛主席都接见过。”马学礼勤思好学,从机床厂的普通车工成长为创新大王,研制出了当时超越苏联的技艺。这样的事例启发了张勇,在平时的管道清理与养护上多留心多注意,多次在管道清淤和养护中巧用思维,根据实情实景灵活安排,既保障了工作质量还节省了时间。
“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见先进就学,见后进就帮。”这是根据马学礼事迹整理而成的口号,在张勇看来,这是一线工人和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每个人都要继承和发扬好。
凌晨1点,张勇和工友们仍在忙碌着。363.21公里的雨水管道,13000多个雨水井盖,在他脑海里早已生成一幅精密的三维地图。地图中每一个交接点,都留下过他的身影。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喻婷/文
编辑: 喻婷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