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继北京2008年奥运会后,奥林匹克会旗时隔14年再次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升起。
令人惊喜的是,在冬奥会开幕式上,还有许多江苏元素闪闪发光。这些江苏元素将冬奥会开幕式点缀得“更精彩更有趣”!
1 南京画面闪耀冬奥会开幕式
在开幕式仪式前的表演环节中插播了全国十座城市与主会场现场同步的互动内容,作为参与互动城市之一,南京的这些画面闪耀全场。
玄武门前一首《少年》,轮滑少年们摩肩擦踵,尽显“轮滑之都”的芳华,这是属于“奥运之城”的独特风景。
一曲《茉莉花》,来自各界的南京市民踏着冬奥的节拍欢歌起舞,南京“和平之城”的美好意向穿过玄武门,传递全国。
“天下文枢”的牌坊下,沉淀了千年的文化基因熠熠生辉,“世界文学之都”魅力无限。
在地铁南京南站打造的“博爱车站”,一列“奥运专列”缓缓抵达站台,张常宁等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代表走出车厢,和跳着啦啦操的孩子们一同起舞,喜迎冬奥。
镜头转换,秦淮灯彩非遗传承人顾业亮正在精心制作荷花灯和小老虎造型的生肖花灯;南京剪纸非遗传承人在教孩子们学剪纸,作品徐徐展开,一副五环标识的红色剪纸璀璨生辉;玄武门前,一群小演员身着戏剧服装,带着京剧扮相,向世界展示中国国粹艺术。
短短的“南京两分钟”
浓缩了山水城林
青春活力、创新开放的
城市特质和国际风范
在汇聚全球目光的五环盛会现场
让世界看见“最美的宁”
2 “冰墩墩”总设计师与无锡的那些事
当冬奥会开启大幕,憨态可掬的“冰墩墩”有没有萌到你?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主创团队负责人、时任广州美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院长的曹雪,与无锡有着不解之缘——他曾就读于原无锡轻工业学院(现江南大学)造型美术系,毕业后落户无锡执教15年。
2019年9月17日,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全球发布,“冰墩墩”正式面世。
“冬奥会举世瞩目,吉祥物更是承担着友好大使、亲善大使的重任,也彰显中国最高设计水平。广州美院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大事,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总要搏一下。”带着承接“国家任务”、体现“国家形象”的使命感,曹雪带领14人组成的设计团队,投入吉祥物设计工作。
3 昨晚的开幕式里有这些江苏人的身影
北京冬奥会的“中国式浪漫”,再次给了全世界一个惊喜!
在这支优秀的团队中,有一位江苏无锡人王醒,是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分导演,他负责立春、国旗环节、五环展示、致敬人民四个部分。
本着简约、安全、精彩的原则,传统的“人海战术”打不了,那就换个玩法;科技的进步,也为创意实现提供了支撑。
张艺谋带着王醒他们奔着删繁就简而去:将一切做到极致:极致诗意、极致浪漫、极致空灵、极致飘逸,体现东方文化的极致美学。
对王醒而言,这样的“国家任务”,是艰巨的挑战,也是莫大的荣耀,王醒珍惜机会的方式,就是努力做出彩,为国争光!
除了幕后导演,6名奥林匹克会旗护旗手中也有一位是咱们江苏人。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圣火传递仪式上,我国雪上项目首枚冬奥金牌获得者——来自江苏徐州沛县的韩晓鹏担任护旗手。
2006年都灵冬奥会高手云集的男子空中技巧决赛中,韩晓鹏以完美的两跳力挫对手,拿下我国首个雪上项目冬奥冠军,这也是我国自1980年参加冬奥会以来唯一的一块雪上项目金牌。
如今已经退役12年的韩晓鹏
仍在为我国冰雪运动
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本届北京冬奥会上
江苏健儿也完成了一次传承
徐州籍运动员齐广璞
将参加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比赛
在本届冬奥会中
苏州运动员郭丹
将参加速度滑冰女子集体出发项目
郭丹是苏州自主培养的冬奥会第一人,是中国第一位既参加了冬奥会,又参加了夏季亚运会的运动员。
期待她在本届奥运会上的精彩表现!
4 冬奥会火炬完美登场离不开江苏力量
随着火炬最后一棒留在大雪花的中心,缓缓升起,继续燃烧,属于双奥之城的“北京时间”正式开始!
旋转上升,犹如飘带舞动,火炬“飞扬”自亮相起就广受关注。
“飞扬”以完美姿态登场,背后离不开江苏力量的支撑!
144根锭子牵引纱线灵活运转,交织飞舞间,一件柔软的黑色网状织物正逐渐成型……北京冬奥会开幕前,淮安经开区的一家复合材料公司,正是在忙着本届冬奥会、冬残奥会火炬“飞扬”外衣的生产收尾任务。
火炬“飞扬”的外飘带来自盐城市盐南高新区新河街道的江苏高倍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公司生产的三维编织机装备用于冬奥会火炬外飘带的量产,圆满完成了冬奥会火炬外飘带量产专用装备生产交付工作。
火炬“飞扬”的外飘带组接和阻燃材料喷涂来自南通高敦汽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看似简单的机械手喷涂,其实内里大有乾坤。涂层的标准厚度是5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的十八分之一,允许的偏差在正负1微米以内。
公司总经理黄卫健说,“飞扬”火炬在世界上首次采用“黑科技”碳纤维,质量只有钢的1/4左右,但强度是钢的7到9倍,能够很好地呈现火炬“轻、固、美”的特点。此次火炬燃料还使用氢燃料,实现了燃烧零排放。
5 冬奥会冰雪无锡“造”
作为冬奥会的基础,冰雪场馆建设,一直是赛会成功举办的重要保障。在冬奥场馆的背后,有一支来自无锡的冰雪“制造”团队。
国家速滑馆又称“冰丝带”,是本届赛事唯一新建冰上竞赛场馆,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主赛区标志性场馆。
这里将承担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并产生14块金牌,是冬奥会产生金牌数量最多的单个场馆。
该场馆由总部位于滨湖区的中粮工科参与设计和提供技术支持,也是冬奥会历史上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技术的场馆。
中粮工科冰雪团队创始人、冬奥项目总负责人王斌介绍,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技术就是将氟利昂制冷剂换成二氧化碳,最大程度凝聚“绿色奥运”的理念。除了环保,这项制冰技术最大的好处便是提高冰面质量,直接从原先1.5-2℃的温差缩减至0.5℃。
中粮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次承建了国家速滑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等为代表的5大冬奥核心场馆的制冰造雪系统。
冬奥会比赛期间,中粮工科派出一支由二十余名项目设计师和技术工人组成的保障团队,对各中心的制冰系统进行赛事保障工作。
首都体育馆是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的比赛场馆,这片冰场制冷系统采用国际先进的跨临界二氧化碳系统,由二台二氧化碳并联机组和一台桶泵机组组成,整套设备100%由百尔制冷(无锡)有限公司设计并生产。
冬奥会比赛对场地要求极高,制冰专家与施工方通力配合:在合理布局制冰排管、设备、控制机组及冰面下传感器后,整个冰场实现一次浇注成型,平整度控制在三毫米之内,1800平方米的冰场冰面没有一条裂缝,届时运动员比赛时能充分体验丝滑之感。
6 保障设备匠心独运
在竞赛之外,还有许多保障设备。照明、医疗、交通等多个方面,都有江苏的元素!
1 照明
每到晚上,国家速滑馆的“冰丝带”亮起后,镶嵌在其中的LED灯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芒,营造流光溢彩的效果。
“这22条‘冰丝带’内部集成着夜景照明系统,同时接入36个系近10万点实时数据,相当于‘冰丝带’的超级大脑,为它们提供电能输送的电线电缆正是出自我们宝胜的产品。”扬州宝胜股份总裁助理、营销管理中心总经理郭剑说。
在冬奥会三大赛区中,宝胜取得10个订单项目。
“加上应急保电项目和京张高铁两个重要的电网保障项目,我们参与建设中标的冬奥会重点工程多达12个,其他零星配套就更多了。”郭剑说。
作为国家重点工程,冬奥会场地是另一个“制造业赛场”,比拼的不仅是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更是区域经济间先进制造业的含金量。
2 电梯
冬奥核心区内的“雪如意”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是当今世界上体量最大的跳台滑雪场馆。“S”形的赛道和竞赛设施恰如一柄中国传统饰物“如意”镶嵌于茫茫林海雪原。
“雪如意”顶部与地面落差达130多米,赛道起点距离地面160米。滑雪运动员一旦滑至地面如何快速回到起点?
苏州莱茵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变角度斜行电梯解决了这一难题。
目前,“雪如意”内的两台斜行电梯是中国首例变角度斜行电梯,也是世界上运行长度最大的大载重变角度斜行电梯,总长达259米。
3 防疫
疫情防控机器人“小洒”是由苏州昆山一家企业研发的雾化消毒机器人,目前已上岗,在北京冬奥会指定酒店负责消杀工作。
苏州市山沪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总监张业琴介绍,这款机器人续航五个小时左右,工作数据有15升的容量,可喷洒两三千平方米,可定时定点消毒。
来自苏州太仓的企业将装配式篷房安装到了张家口赛区核心区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
这些装配式篷房总共56套,2万多平方米,主要用于冬奥会的安检、防疫、运动员休息、车检等。篷房内配备了先进的取暖保温设备。
4 氢能压缩机
常熟高新区企业丰电金凯威(苏州)压缩机有限公司带着自主生产制造的12台套氢能压缩机日前顺利交付给北京冬奥会用氢气重点项目——张家口市交投壳牌制氢充装项目、国电电力张家口制氢充装项目及河北建投张家口制氢充装项目。
在交付的12台套机器中,有6台套是32兆帕氢气充装压缩机,这是目前国内最高压力、最大排量储运过程中压缩机。
5 电气
超宇电气董事长曹国祥介绍,公司为冬奥会的文创及会展中心、太舞酒店、综合管廊、太子城国宾山庄等项目,提供智能配电箱和耐腐彩钢电缆桥架,订单额近5000万元,去年底已全部交付。
6 变压器
江苏华朋集团有限公司为北京冬奥会提供两台180MVA220kV变压器,都用于张家口赛区红旗营变电站内。
张家口赛区天气严寒干燥,室内外温差较大,对产品的质量要求非常高。
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钱俊说,“从研发开始就将当地的环境气候纳入项目设计,从材料选择、参数设定到结构设计,使设备完全具备在低温环境下安全可靠运行的能力。”
7 交通
冬奥会公交车座椅配套任务,由常州市金源汽车内饰有限公司承担。
“只要坐上赛区内的燃料电池公交车,就能在座椅背后看到‘常州金源’的标签。”常州市金源汽车内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姜留根说,公司接到的冬奥会班车座椅订单,分别是为10米、12米燃料电池公交车进行座椅配套,总数200多台。
姜留根介绍,根据轻量化和节能减排的要求,公司选定镁合金材料。不仅实现座椅骨架整体减重,还保证座椅强度。座椅整体重量约8千克,比常规座椅轻了一半,面料也升级为环保水性PU皮革。
8 医疗
北京冬奥赛场上,来自苏州的飞依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研发的便携式彩超VINNO6,为包括中国田径队、摔跤队、皮划艇队、男子篮球队在内的18支国家队提供超声支持。
“剧烈的冰上运动可能导致身体失去平衡,从而引发不止于上肢、肩、肘、膝关节等部位的损伤,脚趾、手指、鼻骨也可能发生细小而难以察觉的伤害。”飞依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市场经理陈威介绍,便携式彩超针对不同扫查条件所配备的不同型号的探头,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
1月28日,作为冬奥会医疗服务保障定点救治医院之一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已正常运行,其重点设置的术中核磁手术室、复合DSA手术室、重症监护中心等手术室,都由江苏达实久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完成。
7 江苏服饰裹住冬日温暖
江南大学全力协助北京冬奥组委圆满完成制服装备视觉外观设计征集任务,被授予“杰出贡献奖”。
据悉,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的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冬奥会核心图形的雪山图景。
江苏康大研制的冬奥专用多维蓄热保暖絮片成为北京冬奥制服和安保警服保暖絮片的唯一供应商。值得关注的是,保暖絮片中30%的功能性新材料采用了坐落于无锡市锡山区锡北镇的企业——无锡恒天中纤生产的功能性纤维材料。
这种多维蓄热保暖絮片不仅成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时制服唯一保暖絮片材料,还被用于冬奥火炬手棉服、志愿者滑雪被、车撬棉裤、颁奖礼仪服帽子、户外多功能运动外套、功能运动裤等制服。
这种保暖絮片采用纳米热转换材料,能吸收光能瞬间升温、长效蓄热,还具有低模量、小比重、少静电的特点,吸湿透气性良好,大大增强了舒适性。
冬奥会运动员和嘉宾穿戴的帽子和手套,出自镇江市企业。“我们生产的产品能出现在冬奥会现场,让全体员工对盛会更多了一份期待。”镇江海天针织制品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袁继琴激动地说。
此前海天针织已连续3年跟国际奥委会合作,对奥运联名或者相关的产品展开研发和生产。
知情人透露,开幕式上的中国运动员头戴的红帽也来源于江苏。这些中国红,来源于驰名全国的南京针织服饰品牌——海尔曼斯。
8 领奖花束展现中国匠心
开幕式前,由50多名连云港妈妈巧手共同编织的840束、15120朵“冬奥之花”——铃兰,已经发往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现场,即将出现在世界各国运动员手中的获奖花束中。
今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花束采用纯手工制作的绒线花束,寓意着温暖、祥和,可永久保存,成为“永不凋谢的奥运之花”。
颁奖花束由恒源祥集团提供设计,并组织全国上百名民间手工艺人和数十名残疾手工艺人以羊毛绒线手工编结而成。
“我们连云港主要承担铃兰钩织,花语是幸福来临,这是一项神圣而重大的任务,容不得半点瑕疵。”连云港市妇联副主席臧永明说,去年9月10日连云港市妇联接到关于编织800束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花束的任务后,便召集来自各行各业50多名志愿者10个钩织小组加入到这项光荣的任务中。
如今,巧手妈妈们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一共编织了840束、15120朵“冬奥之花”,钩织超过205万针。
9 赛场即将听到江苏解说
举世瞩目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已经拉开帷幕,开幕式美轮美奂,而冬奥赛场上还有“宿迁声音”让人们期待。
宿迁学院体育部教授门传胜担任本届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和雪上技巧两个项目的国际裁判员协调员(ITO),将和观众一起畅聊冬奥,共同奔赴冰雪之约,发出中国声音。
据了解,门传胜是两个自由式滑雪项目的国际级裁判员:空中技巧国际A级、雪上技巧国际B级,曾担任过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和雪上技巧两支国家队的领队和翻译。
门传胜还是花样跳绳的世界冠军教练员:所带运动员在花样跳绳男子三人交互绳项目上,创造了在世界跳绳锦标赛、国际跳绳公开赛、亚洲跳绳锦标赛、全国跳绳锦标赛、全国跳绳联赛总决赛等比赛中全部获得冠军的历史。
10 吉祥物设计制造精益求精
南通启东一家玩具企业
还参与了冬奥吉祥物的设计制造
而这样的企业全国只有三家
公司团队对吉祥物公仔
从眼睛大小颜色、细节表情
再到面料选用、整体造型弧度
都作了精益求精的研发
综合自新华社、央视新闻、新华报业网、中国江苏网、扬子晚报、我苏网、南京发布、南京日报、苏州发布、看苏州、无锡日报、无锡博报、速新闻、徐州发布、海门日报、中山东路4号等
图片|交汇点新闻、扬子晚报、速新闻等
出品|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
编辑: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