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电商蓬勃发展,价格低、携带方便的化妆品小样成了不少年轻消费者青睐的产品之一。那些贴着“非卖品”标签的小样不再单纯承载试用的功能,而是作为替换装、旅行装出现,成为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商品,线下集合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百元内就能买到原价上千元的化妆品大牌,小样的生意,逐渐演变为“小样经济”。
小样品,做出大生意
点开淘宝,搜索任意品牌名加小样两个字,成百上千条的搜索结果扑面而来。
小样,曾经作为大牌美妆附属品的存在,已经从免费的赠品发展成为独立的消费商品。99元10毫升的精华、179元15毫升的面霜……只需花百元左右就能使用上正装价格上千元的品牌化妆品,如此划算的选择使得化妆品小样成为众多人眼中的“香饽饽”。在淘宝众多的小样零售店中,不少店铺月销超1万多,最高达4万+。
“以这样的价格买回来大牌产品的使用体验,比较符合我们学生党的心理预期。”“00后”学生张沐莀分享,小样给了消费者更多尝试的机会,能帮助经济能力有限的学生党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除了线上销售,小样的热度也逐渐蔓延至线下实体店。近年来,在不少知名商圈都出现了专门零售各大品牌小样的化妆品集合店,且人气火爆,点评平台上消费者对门店的评价高达4.4分。
新江苏在这些化妆品集合店内看到,近几十种品牌的化妆品小样放在进门最醒目的位置,且部分门店售卖小样的柜台占据了整个门店的一半空间。期间,不少年轻女性前来选购,27岁的乔楚凝就是其中之一,她表示自己是专门来购买小样的。“小样很适合出差携带,并且三四个小样就可以凑一瓶正装,很划算。”
和乔楚凝一样想法的也不在少数,不少消费者发现用小样凑正装十分划算,将其视为“薅羊毛”的一种方式,因此,随之而来的配套产品也销售火爆。淘宝上出现了不少“挤小样神器“,并配之操作视频视频,不少产品销量达1000+。
来源不明,产品质量鱼龙混杂
如此多元的销售渠道也让这些小样的身世扑朔迷离。这些数量巨大的小样从何处获取?
新江苏询问了部分品牌专柜,工作人员都表示线下门店的小样只赠送不售卖。“我们的小样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一般库存有限,要求我们做好流动记录。”宝格丽柜台工作人员介绍。
而在部分品牌线上官方旗舰店中,有部分小样出售,但限制每个账户只能购买一次,无法大量购买。
那么,不少店铺宣称的专柜正品从哪来呢?一家专门售卖海蓝之谜小样的店铺掌柜告诉新江苏,自己是从海外大量采购回来的。“国外的化妆品价格便宜,我们一般买几万块的正装产品,要求工作人员送大量小样,然后人肉背回国。”掌柜表示,海外大量采购是不少买手店采用的方式,但缺乏严格的监管,导致高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不低。
“红肿”“过敏”“刺痛”……在不少淘宝店铺的评论中,类似的反馈层出不穷,当新江苏向客服要其产品来源证明时,遭到了拒绝。
高仿假货的案例时有发生,曾经在众多博主的大力带货下一度引起哄抢的6g纪梵希散粉,也遭到过官方打脸。品牌曾发布官方微博表示该款小样至今只生产过8.5g的规格。
以目前小样市场上的货品流通水平来看,同一型号的小样成千上万地销售,同一家网店配齐了美法德中日韩各国品牌各条线的产品库存。全都是正品的可能性,实在太低。
那么,开在正规商圈的美妆集合店的小样就一定让人放心吗?新江苏询问了新街口两家美妆集合店,工作人员都表示货品保真,是和品牌方合作进货的。但相应品牌的专柜工作人员表示,品牌并没有相关合作,他们并不认可美妆集合店销售的产品。此外,美妆集合店内小样的价格也难以令人信服。在一家美妆集合店OnlyWrite内,所有小样标签上都标注了两种价格,如雅诗兰黛5毫升精华零售价172,扫码价70,店员介绍只要扫码线上购物就能获得优惠价。如此悬殊的价格不禁让人对产品质量产生疑虑。
律师:要注意识别“标签”和售卖资质
此前,杭州嘉里中心的美妆集合店OnlyWrite被消费者举报涉嫌“走私”。当地市场监管局联系海关部门协助调查,店内近3000件涉嫌走私化妆品被扣押,其中大部分为大牌化妆品小样。
随着小样经济的火热,伴随的消费维权问题也越来越多。对此,江苏苏博律师事务所律师杨超表示,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中的第35条明确规定,化妆品的最小销售单元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符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内容真实、完整、准确。这种标签对化妆品小样同样适用。“消费者在购买小样时,要特别留意是否明确标有标签,无标签的不要购买。”
另外,根据规定,商家和个人不得上市销售、经营或者进口未备案的普通化妆品。杨超解释,相应的规定也是针对小样化妆品的,小样化妆品同样需要和正式化妆品一样的品质,并得到厂商的授权。同时,化妆品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查验供货者的市场主体登记证明、化妆品注册或者备案情况、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明,如实记录并保存相关凭证。
而针对市场上部分商家以“盲盒”形式销售小样的做法,杨超则建议消费者,最好在现场打开确认内部物品,现场拍照确认盲盒内拆出的样品,证明是在具体哪个店铺购买的具体哪个化妆品,一旦发生纠纷,则可以直接找店家维权,照片能证明商品购买路径;此外,可以通过315热线等让工商行政部门介入处理。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王心婷 周永金
编辑: 王心婷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