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15元→5.54元→5.52元→5.49元→5.39元!”2023国家医保目录谈判现场再现“灵魂砍价”。近日,国家医保局新闻发布会上传来好消息,此次共有126个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药品总数达3088种。值得一提的是,酒石酸艾格司他胶囊、依库珠单抗注射液等罕见病药物首次成功纳入医保目录,为更多罕见病患者提供了生命选择,也赢得了广大网友的由衷点赞。
罕见病药品纳入医保范畴,为何会引发关注?根据《中国罕见病定义研究报告2021》定义,新生儿发病率小于1/万、患病率小于1/万、患病人数小于14万的疾病划入罕见病。但罕见病并不罕见。目前,全球已知罕见病有7000多种,在中国就有2000多万名罕见病患者,且新患者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尽管罕见病群体占比不高,但数量庞大。罕见病药品纳入医保对于患者的影响,远超很多人的想象。就拿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来说,过去单单一针就要70万元,这样的“天价药”对于患者来说,无疑是经济难以承受之痛,“一病掏空全家”的案例比比皆是。但在医保谈判后,最终以3.3万元/针的价格被纳入医保,按比例报销后,有效缓解了患者“因价废药”的状况,经济负担大大减轻,也让更多罕见病患者看见生的希望。
在医保目录谈判现场,医保代表和药企代表的“灵魂拉锯”无疑展现了国家为更多罕见病“入保”的决心和努力。还记得2021年国家医保目录药品谈判现场,医保代表张劲妮那句“每一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令人动容。“你们是不是已经尽到最大的努力了”“现在是整个国家在和你们谈”……不要小看锱铢必较的价格谈判,每砍掉一分,药物背后的患者群体就能少花一分,多收益一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对于药企而言,被纳入医保就相当于有了销量“兜底”。药品价格下降,意味着更多患者有能力消费,从而带动销量上涨。有了销量,药企便可以更大力度投入到研发,形成良性循环。如此来看,于企业、患者等各方皆为多赢局面,这也是我们所乐见的。
数据显示,10年间,我国医保参保人数从5.4亿增加到13.6亿,覆盖率达95%以上。今年公布的“新版国家医保目录”中,15种罕见病用药谈判/竞价成功,数量创近三年新高,覆盖16种罕见疾病,填补10个病种的用药保障空白。但,即便进入新版目录,并不见得患者用药就“一路畅通”,罕见病药物“最后一公里”仍亟待破局。
需要看到,药物从进入目录到抵达患者手中或许还会存在“拦路虎”。譬如,患者在实际看病时可能会碰到谈判药品入院难、无药可用的情况。在医院端,或许存在受支付限制和用药保障不足等问题,在药店端,需要避免“双通道”用药形同虚设现象。此外,各地医保执行情况也不尽相同,一些患者可能在细节问题上遇到障碍,从而影响药物的使用和时效。因此,相关部门应加紧将好不容易“打下来”的价格落地落实,让罕见病药品市场变得活跃起来,让患者尽早享受到福利实惠,这才是“健康中国,一个都不掉队”的应有之义。
编辑: 黄泽文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