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公布了首批453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江苏共有15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入选,涵盖6个专题类别。
其中,入选科学精神专题实践教学基地名单的有3家,分别是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红色李巷、大金山国防园;
入选工业文化专题实践教学基地名单的有2家,为永利化学工业公司铔厂、大生纱厂;
入选抗击疫情专题实践教学基地名单的有2家,分别是江苏省人民医院和江苏省中医院;
入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专题实践教学基地名单的有4家,分别是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周恩来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馆;
入选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专题实践教学基地名单的有1家,为江苏省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
入选党史新中国史教育专题实践教学基地名单的有3家,分别是南京大金山国防园——大金山青少年党史国史教育基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周恩来纪念馆。
今年7月,为全面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设立,是落实教育部等十部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重要举措。
作为国内首个气象专业性博物馆,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将自然景观与气象历史文化有机交融,为师生提供科普学习场所;倡导实业救国的张謇,以非凡勇气办起大生纱厂,以此为基开拓民族工业;革命斗争年代,1519位有姓名的烈士将宝贵生命留在雨花台,展现了共产党人追寻信仰、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上千件文物讲述了中国传统农业技术体系的创立与发展,也在古今农具交汇中勾勒出丰富的农业生活……科学精神、工业文化、脱贫攻坚、乡村振兴,15个入选基地各具特色,全方位展示了生活化、时代化的特点。
“从江苏入选单位来看,‘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更具全方位的特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何畏表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聚焦不同领域,从历史发展、地方特色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视角切入,注重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此外,实践教学基地将思政课搬到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一线,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思政意蕴。
从“思政课”到“大思政课”仅一字之差,实质上却是思政课理念、视野和格局的再进步。“大思政课”之“大”,在于打破固有思政课局限,坚持开门办思政课,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实现思政课与现实结合、与实践互动、与时代同频。“思政课绝非‘独奏曲’,而是‘交响乐’,需多方力量联动的同时,坚持核心力量统筹指导,做到大而精。”何畏说。
值得注意的是,首批453个“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中,包含了61个高校基地。加强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立德树人实效的重要标尺。高校作为思政教学的重要阵地,开展高质量的“大思政课”势在必行。作为教育从业者,何畏坦言,高校思政课教师培养要遵循更严格和细致的要求,以专业化学术知识引导学生,用好“社会生活”的载体,调动社会力量与资源用于学校思政课、课程思政和日常思政教育活动。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喻婷
编辑: 喻婷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