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标准》对电子烟的生产销售予以明确规定,其中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电子烟。新规施行近一个月,电子烟市场出现哪些变化?新江苏记者展开调查。
“只有烟草味销售,其他没有。”南京建邺区一家电子烟售卖店里,店员表示目前只出售新国标电子烟,烟弹仅有烟草味一款,其他口味电子烟不再销售。
在雨花台区一家电子烟零售店,“国标电子烟上市”宣传语立于店铺门口。店家表示柜台不再出售“果味”电子烟,原有的少量库存也将全部清空。当问起清空方式时,店家没有给出明确回答。“规定出台后,实体店肯定严格执行,几乎不可能在柜台买到‘果味’电子烟。”
线下“消失”的水果味电子烟,仍在网上隐蔽销售。记者在电商平台以“电子烟”“雾化棒”等关键词搜索,显示无法查询到商品。然而,将关键词变为“雾化补充液”后即跳转出相关店铺。商品分类栏里,标有“冰镇西瓜”“霜冻葡萄”“芒果冰沙”等22种口味,与线下销售的水果味电子烟烟弹类似。
当记者以是否有其他口味为由咨询商家时,被告知需以微信沟通。翻阅朋友圈发现,自“电子烟国标”正式实施以来,商家连续发布了数条敏感词提示,注明以“杆子”代替电子烟品牌,以“水果”代替烟弹,提及敏感词不予回复。并以卡通水果图片指代水果口味烟弹。
除烟弹外,通配版、原装版、新国标版烟具也在朋友圈销售。后两者所配烟弹均为烟草口味,通配版却能搭配各种果味烟弹,违背了“电子烟新国标”关于烟具设计要求的规定。“通配弹60一盒三颗,20种口味可选。”商家还向记者推荐了一次性电子烟“奶茶杯”,烟液多、不受烟弹限制,可不间断使用。
直到记者选好商品准备付款时,商家都未询问记者是否为未成年人。但《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中早有要求,各类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此次“电子烟新国标”也着重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在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作了详细的标准规定。
国家卫健委和相关行业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的电子烟消费人群规模约1035万人,市场规模近200亿元。庞大市场下,电子烟的安全问题也被频繁提及。
不含焦油的电子烟起先曾被商家包装为“戒烟”用具,但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14年就发布公告指出,电子烟同样含有尼古丁、甲醛等有害化合物,电子烟释放的气溶胶内也含有尼古丁、金属颗粒、硅酸盐颗粒以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产生的“二手烟”直接危害周围人健康。
“电子烟含有的尼古丁成分致人成瘾,想要以电子烟代替传统烟草制品达到戒烟目的,显然是一个悖论。”江苏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副研究员曲晨指出,无论电子烟的形式产生何种变化,核心物质“尼古丁”都会令人产生依赖性,没有证据显示“电子烟”具有戒烟功效。此外,根据相关实验显示,长期吸食电子烟还会引发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等的发病风险,更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除电子烟内有毒成分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外,电子烟的生产制作问题同样引人担忧。在《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未实施前,市场流通的电子烟良莠不齐,电池爆炸、烟油泄漏、高温烫伤等情况时有发生。
“调味电子烟入口香甜,对青少年和女性消费者具有很强吸引力,可能诱发更多群体尝试新型烟草制品,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复旦大学于2021年发布《电子烟营销及对青少年健康影响研究报告》,其中第一次使用电子烟的青少年年龄集中在13-15岁,“最吸引青少年的电子烟口味为水果口味,其次为食品和饮料口味。”
曲晨介绍,此前市场可检索到的电子烟口味达1.6万余种,看似多元的调味种类已成为电子烟的“糖衣”,掩盖烟草制品带来的健康隐患。“国家此次出台的相关规定,有力保护了民众的健康权益,电子烟‘断甜’也将从很大程度上保护青少年免受烟草危害。”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喻婷 柏丽娟
编辑: 喻婷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