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江苏全省城市道路有盲道约5700多公里,缘石坡道18万余处,设置率达到81%;城市500余处人行天桥、地下过街设施,均设置有轮椅坡道等无障碍设施;设置过街语音提示装置4400多个,修建无障碍公厕2700多个。全省22个风景名胜区,1443个城市公园的无障碍达标率为82%。”7月28日上午,在第17届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暨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展示应用推广大会上,江苏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庆组杰介绍江苏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情况。
江苏现有常住人口8500多万,其中残疾人479.3万,65岁以上老人1450多万。近年来,江苏积极开展无障碍“知识普及、共建共治、示范创建和社会扶助”四大行动,无障碍设施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出行和融入社会生活更加便利,无障碍环境建设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元素和展现窗口。
在无障碍知识普及上,省残联联合多个部门开展无障碍知识培训,让认识、了解无障碍成为一种社会意识,让关心支持无障碍成为社会自觉行动。
在推进无障碍共建共治行动上,江苏也迈出扎实步伐。2019年省政府将1.5万户低收入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确定为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实际完成1.7万户;2020年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和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被确定为省委重点工作,年内实际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8万户、适老化改造3万多户。苏南地区还积极推进残疾人家庭“亮居工程”,提档升级改造品质。
另外,南京、无锡、常州、苏州、连云港、扬州等地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中创新方式,并走在全国前列。南京市在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中细化无障碍环境建设各项要求,分解落实相关任务。截至目前,南京地铁全线增铺盲道310平方米,增设无障碍卫生间扶手43个,历时一个月封闭改造最繁华的新街口地铁1、2号枢纽线无障碍坡道,将张府园地铁站打造成为全省首个地铁“爱心车站”。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江苏开放大学等高校还设立了无障碍研究机构,残疾人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无障碍环境蓝皮书、中国无障碍环境发展报告等一批科研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
会议现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许巧仙介绍了学校无障碍建设成果。“目前我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有8151人,其中残障大学生300余人。为了满足他们在校园内无障碍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基本建成了校园无障碍。”学校先后建设了无障碍图书馆、为教学楼、行政楼加装无障碍电梯,给学生食堂加装了无障碍通道等,校园内的道路、台阶、教室、桌椅、卫生间、操场、体育馆等相关设施设备也进行了改造和更新,消除了物理环境的障碍。
在信息技术无障碍方面,学校为听障大学生购置了讯飞听见声文转化系统,覆盖36个终端,含26个教室,6间机房和4间会议室。在排课时,他们也会优先满足有听力障碍学生的教学班使用,另外,学校的微观盲文志愿者每周五放映无障碍电影,满足视障大学生的文化需求。
“我们也希望通过宣传无障碍理念,营造无障碍氛围,讲好无障碍故事,加强无障碍人才培养,为特殊群体筑起爱的屏障。”许巧仙说。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周永金
编辑: 周永金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