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起,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正式实施。各类动漫版、抖音版“线上教学”随之上线。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法律知识从“指尖”传递到“心间”,江苏又有哪些新探索?记者采访了省人大代表、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蔡绍刚。
“《民法典》有1260条,并不是要老百姓一一掌握,但如何让诚实守信、知法守法的理念深入民心,是我们普法宣传工作不断创新探索的方向。”据蔡绍刚介绍,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和江苏省司法厅组织专门力量编写、绘制了《以案释法·漫画民法典》普法书籍,通过“以案释法”“漫画”等表现形式图文并茂地呈现民法典相关条文的法律规范和典型案例,为人民群众提供全面、丰富、实用的民法典学习和实践指引。
民法,社会生活的记载与表达。蔡绍刚认为,让百姓了解这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有助于更好地推进法制江苏建设。他说,“比如,百姓在生活中遇到相关的法律问题,或是受到侵犯的时候,结合《民法典》,能知道怎么样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大力推进平安江苏、法治江苏建设’,在我看来,普法宣传离不开创新,法治建设也要结合实际,勇于创新。”蔡绍刚进一步分享了他对于基层法治建设创新改革的思考。
“在基层工作时,我们接触到许多细琐的民事案件,如何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连云港探索了‘一庭一品’模式,推进人民法庭特色化发展。”据蔡绍刚介绍,连云港市目前有11家人民法庭,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司法服务品牌。如赣榆区城头人民法庭乡贤审务工作站深度融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在全省具有影响力,被写入省法院年度工作报告;连云区徐圩人民法庭服务“一带一路”重点产业,为连云港打造世界一流石化基地提供司法保障;赣榆区海头人民法庭“渔家法庭”、东海县双店人民法庭服务“三农”等品牌也各具特色。
“今年的报告中还提到一个数据——‘十三五’期间,我们全省群众安全感达到了98.37%。应该说,这个向好的数据也反映出近几年法治江苏、平安江苏取得的优异成绩。”蔡绍刚表示,法治江苏、平安江苏的建设离不开每一位群众。作为一名法治工作者,他们也会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江苏“十四五”发展营造更清朗的公共空间。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王宛璐/图文
编辑: 喻婷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