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周永金)能“上天下地”的“天平”跨路空无人机、可以探测深海的海豚机器鱼、方便运输行李快递的新一代“小蛮驴”……11月17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十二届“天宫杯”研究生创新实验竞赛举行。本届参赛项目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技前沿,涵盖航空航天、机械加工、信息通信、材料化工、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68项年度最新科技创新作品参与角逐,诸多“炫酷”作品更是首次亮相。
能应用在卫星上的材料结构有什么特点?竞赛现场,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记者看到了一个拇指大小的结构,这个结构经过组合阵列,能应用于卫星,达到承载减振的作用。据团队负责人、南航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2020级博士生研究生袁鲁豪介绍,《激光增材制造镍钵仿墨鱼骨承载吸能结构及功能构筑》研究,灵感来自一条墨鱼。“我在生活中观察到,墨鱼骨切开后下部分碎了但上部分没碎。我就截取了一小段墨鱼骨在机器上测试,发现其应力分布比较均匀,结构优势也就凸显出来。”后来在老师顾冬冬指导下,历时两年完成设计,实现材料结构一体化,使得零件更轻量化,减少故障率。
几年前袁鲁豪还是硕士生时,就曾跟随师兄师姐参加过“天宫杯”竞赛,此次挑起团队大梁,他深感责任重大。“参加这样的比赛既能帮助我完善研究成果,也能在和其他同学的交流中不断激发创新思维。初赛时就有评委建议要考虑,若材料掉落着陆器变形,应该如何恢复等问题,对后续完善课题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火星探测器轮式结构容易打滑怎么办?同样在航空航天领域发力的,还有机电学院带来的《火星表面探测仿生机器人及其运动仿真系统》研究。“蜥蜴状”的机器人具有灵活脊柱和柔性多足趾,能实现在松软土质、岩石等地形环境下仍有较高的附着力,运动稳定性也较强。据团队负责人、南航2022级硕士研究生周振文介绍,机器人的脚掌能提供稳定的支持力,并且奔跑时脚趾抓沙能够提供更大驱动力,机器人的腿部则能呈现匍匐式运动结构,具有低姿态、高稳定性和较强适应性的特征。为采集信息,他们还在机器人头部搭载了视觉系统,在躯干搭载了地质探测系统,能更好地适应火星探测任务。
据南航研究生院副院长、研究生培养处处长郑祥明介绍,本次研究生们的作品凸显了学校的“三航特色”,同时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实际应用。“我们在评选中重视考察研究的创新性、先进性和领先型,希望以此锻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将研究运用与国家航空航天重大需求相结合。”
据了解,“天宫杯”是南航研究生特色创新实践品牌活动,竞赛举办12年来,参赛队伍已达710余支,参赛研究生3100余人,获得立项的培育项目先后获得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赛事中最高奖项。郑祥明也分享,此次比赛邀请了江苏省产业教授到现场进行具体指导,希望实现研究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车间”的转变。“未来,我们也会深化校企合作,鼓励学生从实际应用需求寻找选题,让‘天宫杯’真正解决更多行业类的突出问题。”
编辑: 周永金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