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联合各界在南京举行“铭记历史、珍爱和平——2023年度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新书发布会”,集中推介近年来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和国家公祭主题的10余本新增出版物。
影像与文字,不容辩驳的历史铁证
南京大屠杀,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当历史的年轮绕过一圈又一圈,那场屠杀的亲历者,也逐渐走向凋零。截至目前,登记在册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8人。《时间证人》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皆以史实为基,用最真实的影像与文字再现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记忆。
《时间证人》,收录了南京籍摄影艺术家速加拍摄的马鸿祥、马秀英、王恒、濮业良、马继武等8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肖像、证言及摄影手记,并由幸存者艾义英之子黄兴华为每位幸存者题写姓名。照片中的老人或抿唇不语,或掩面叹息,苦难与伤痛爬上低垂的眼眸,人生最悲怆的血泪亲历在此刻被永远定格。
翻过扉页,第一位记录的是幸存者马鸿祥。左侧摄影手记写道:“2020年7月的最后一天,马鸿祥在南京的一家老年公寓里提前庆祝了自己的100岁生日。马鸿祥捧着一束花,95岁的老伴、儿女们和老年公寓的工作人员全都陪在他身边,鲜花、寿桃、蛋糕摆了一桌子,马鸿祥和家人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了顿午饭。那天,老人脸上一直挂着笑:‘我现在生活很好,我今天特别开心。’19天后,老人与世长辞。”
“幸存者的照片、证言历历在目,每一次翻阅,都仿佛与这些幸存者对话,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望。”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李黎介绍,全书用影像和文字建立阅读的简约秩序,以克制的图像尺幅和书页留白,在悲愤和希望之间保持艺术的平衡,以幸存者指纹和幸存者后代的书法凸显史证的鲜活和时间的痕迹。
人类的正义和理性,如布帛菽粟般不可须臾丧失。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本甲级战犯进行国际大审判。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国际审判历时两年零七个月,使发动侵略战争、双手沾满受害国人民鲜血的罪魁祸首受到应有惩处,伸张了国际正义,维护了人类尊严。
“在浩瀚的东京审判文献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近五万页(英文版)的庭审记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庭审的总结《判决书》。”上海交通大学战争审判与世界和平研究院首席专家程兆奇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是东京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近代侵略亚洲的盖棺论定,对日本侵略的定性,具有不可动摇的意义。“最早的《判决书》中译本出版于1953年,也是法庭文献之外全球首个《判决书》的译本。”他表示,此次出版不仅为中文世界提供了《判决书》这一重要法律、历史文献的最好的中文本,而且在比勘略有异同的英、日两个法庭官方文本的基础上,成就了一个超越“翻译”意义的校本,是一本非常好的爱国主义教材。
在青少年心间播下和平之种
在“世界记忆”大视野下,青年一代将为捍卫正义与和平贡献青春力量,他们是爱国主义的践行者、中国故事的讲述者、和平种子的传播者。此次发布的新书中即包括国家公祭、南京大屠杀史主题社会教育类出版物,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
“第四个国家公祭日那天,我看到纪念馆官方微博上发布的一张海报。图片上有两个孩子,一个在1937年,一个在2017年,隔着时空相望。”当时,南京市长江路小学英语教师、热播剧《乔家的儿女》编剧、作者杨筱艳便在心里定下新书的故事梗概,讲述两个同名同姓同龄的儿童,在1937和2017的不同经历。“人物的名字就叫‘宁生’。”
杨筱艳说,《宁生 宁生》是一本写给孩子看的书。她和吉林美术出版社的编辑们跑遍书中所提及的所有地点,核实路线,梳理史实,同时兼顾儿童读者的阅读心理,让故事更流畅。今年9月,美编和插画家再度来纪念馆参观,确认当年事件细节和百姓着装,最终数易其稿,以图文形式讲述历史和现实的对话。“历史是不容忘却的,任何情况下,对于人类在战争中所遭受的苦难的了解,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拉贝日记》(青少版),以1997年《拉贝日记》单行本为基础,从深度和广度去挖掘《拉贝日记》的内涵。在内容上,增添拉贝手绘图、大幅历史图片、译者导读及延伸注释,增强了知识性,提升了阅读亲近感。在形式上,每本书配备专属书签,版式设计新颖,字体疏朗易读,舒适护眼,更适宜青少年阅读。
“《拉贝日记》作为南京大屠杀重要的历史见证,不只是历史学家和学者的研究对象。我们出版青少版的最初想法,就是希望青少年也能加入到读者群里面来,让这一段历史永远不会被淡忘。”《拉贝日记》译者刘海宁说。
让“南京记忆”成为“世界记忆”
为了强化国际传播,南京大屠杀史外译和海外发行工作也从未间断。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今年出版中文刊3期,英文刊、日文刊、法文刊各1期,在新书发布会上集中亮相。该刊海外发行范围涵盖美国、英国、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高校和研究机构,杂志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
《南京大屠杀史》(阿尔巴尼亚文版),由阿尔巴尼亚当地出版社出版,体现了南京大屠杀史学术研究著作的最新外译成果。本书由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张宪文主编,是2020年“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加之此前已出版的英文、希伯来文、波兰文、韩文、印地文、西班牙文、哈萨克文等,目前已形成8个语种海外传播矩阵,让西方社会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
《战争意味着什么:日本在中国的暴行》为“南京大屠杀重要档案选编”丛书的第一本。该书将时任英国《曼彻斯特导报》驻华记者田伯烈《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一书英文史料原文出版并对外发行,有助于国际读者了解南京大屠杀历史,促进史实国际传播。南京大屠杀期间,冒险留守南京的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贝德士保存了大量资料。他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美国传教士的书信、日记等文书提供给田伯烈,田伯烈据此写成《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一书,后来成为东京审判起诉方的重要证据。
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记者 柏丽娟
编辑: 柏丽娟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