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穿着防护服的工人们在零下十八度的南京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里忙得热火朝天。进仓、消杀、核酸检测……所有流入南京的进口冷链食品经历一套“全线体检”后,方可进入千家万户。
为保障食品安全,监管仓采取“14+7+7”集中居住闭环管理。仓内员工每完成14天工作可申请轮班休息,由交通组转运至定点隔离酒店完成7天医学隔离后,才能回到家中居家健康检测,返回工作岗位前还需再进行7天隔离。
“快两个月没回家了,也回想去看看家里两个孩子。”这个春节,36岁的消杀专员崔五辈是在监管仓度过的。为保证消杀效果,监管仓使用专业的冷链专用消毒通道,可以同时为包装的6个表面消杀,平均每天使用3-4吨的低温消毒液。消杀专员则负责把货物从设备上搬送到运输叉车。
开仓至今,三十几名消杀人员轮班,靠着互相理解和支持,一直在岗位上默默坚守。
监管仓内最累的岗位,就要数搬运工岗了。年龄从二十几岁到四五十岁,每人每天需要搬运20吨货物。36岁的赵私公是天环食品老员工,开仓后他便过上了“14+7+7”的生活,“当时说冷库需要年轻力壮的人,我就来了”话不多的赵私公说。
每天检测100-150个批次,每批次取10-15%货物,消杀、开箱后取样,并由专人将样本送到监管仓旁新建成的方舱实验室进行检测,4~6个小时就可以拿到检测结果……两位“95后”采样员停不下手头的工作,一边采样,一边通过监控画面和记者对话。
春节假期刚结束,进场货物数量不多。中午11点左右工人们陆续结束上午的工作,在专门的房间换下防护服。虽然冷库内恒温零下十八度,但从监控中还是可以看到他们被汗水浸泡后有些肿胀的双手和额头上的美丽印迹。
“监管仓占地26亩,核心仓储和操作区有4000个平方,冷库区域是3000个平方,现在由市场监督部门牵头,联合卫健委部门、属地街道等实行驻场监管。”南京市江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谷里分局局长陈涛介绍,社会各方力量共同保障市民餐桌上的食品安全,实行最严格的防疫政策,并由相关部门定期监督检查直至疫情结束,春暖花开,“我们都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李梦迪 胡秋阳 黄镇
编辑: 李梦迪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