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王子钰 通讯员 张超)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5月2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2年江苏法院少年审判工作情况,并发布少年审判和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典型案例。
江苏省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毕晓红介绍,2022年全省法院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678件、981人,占全部犯罪被告人总数的1.04%,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对未成年被告人依法从宽处罚,981名未成年被告人中,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共有829人;并始终保持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高压态势,2022年全省法院一审审结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928件、惩处罪犯1053人,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重刑率远高于其他普通刑事案件,对59人判决终身禁止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彰显江苏法院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鲜明立场。
全省法院始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跟踪回访未成年罪犯改造情况,使失足少年早日回归社会,未成年罪犯重新犯罪率降至1%以下。2022年,共对涉案未成年人开展心理疏导587人次。其中南京两级法院连续二十年开展“正苗工程”,对783名未成年犯进行判后帮教,累计700余人次获减刑、685人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连云港赣榆法院“圆梦平台”帮教适用缓刑的未成年人重新返校率达100%。
记者注意到,江苏全省法院不仅着眼于未成年人面临的急迫困难,更着眼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长期生活保障。2022年以来共办理涉未成年人司法救助案件163件,共救助未成年人219人,发放救助金额348.92万元。
“家庭是未成年人能否健康成长的基础因素。”江苏省妇联一级巡视员沈梅表示,2022年1月,省法院与省妇联等五部门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在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规范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截至目前,全省法院共发出家庭教育令1301份,开展家庭教育指导6044次。江苏法院指导全省法院单独或联合成立家庭教育指导站(中心)163个,南京、苏州、连云港、常州等地法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站集中揭牌,搭建集家庭教育指导、监护评估、跟踪回访、普法宣讲等功能为一体的服务模式。
为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江苏法院综合运用法院开放日、模拟法庭、巡回审判等形式,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被害预防的法治意识。目前全省共有1483名法官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2022年共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近2400场次。全省法院单独或联合其他单位建设123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为青少年提供沉浸式体验。其中,镇江润州法院“和润”家风馆被确定为“新时代江苏省家教家风实践基地”;无锡惠山法院打造的“无锡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营地)”,被纳入无锡市“行知大学堂”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名单。
“关爱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事关家庭幸福安康,事关社会和谐发展。”毕晓红表示,全省法院将进一步发挥司法职能,加大帮扶帮教和救助力度,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普法宣传,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切实保障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编辑: 王子钰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