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实业、开学堂,忧民族之发展,以强毅之力行其志。民族企业家张謇实业救国的事迹在中国近代历史篇章中留下了生动注脚,更勉励了无数后人。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会副主委、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认为,将张謇事迹列入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中小学生从小立志报国、承担社会责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考察期间专门前往了南通博物苑,赞扬张謇是我国“民族企业家的楷模”和“民营企业家的先贤”,还特别指示要把南通博物苑和张謇故居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更多人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受到教育,坚定“四个自信”。
“张謇创办了众多的民族工业企业,创办各类学校370多所,还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慈善组织体系。”施卫东说,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梦想,张謇前后奋斗了30余年。张謇一生,无论是“士负国家之责”的爱国情怀、“独立开辟新路”的创新精神、“言出信行笃敬”的诚信品格,还是“兼济天下苍生”的民本意识和“洞明世界大势”的开放胸襟,都值得我们深刻学习。
施卫东表示,弘扬张謇精神,需要进一步提炼张謇事迹,并写入中小学国家统编教材。“张謇事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素材,将素材融入课本,能发挥国家统编教材培根铸魂的育人作用。”施卫东提到,南通有很多由张謇创办且目前保存完好的博物馆、纪念馆、公园、剧场和工厂等旧址和遗存,大中小学校可将此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通过身处实地,在时空背景下感受前辈精神,于历史事迹中升华爱国情感。
除此之外,在广大青少年中讲好张謇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故事,也是促进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讲好张謇故事,弘扬家国情怀,让广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喻婷/文
编辑: 喻婷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