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记者王心婷 周永金)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跑腿小哥……近年来随着新业态从业者不断增加,他们在权益保障方面面临的痛点难点,也成为关注焦点。
为了给新就业群体更多的保障,一批由社会组织或政府单位设立的“暖心驿站”出现在大街小巷,为他们提供了一处“温暖港湾”。
全省7300多个爱心点守护“奔波的你”
走进建邺区兴隆街道奥体社区的宁小蜂驿站,新江苏记者看到,冰箱、微波炉、饮水机等日常生活设施一应俱全。驿站被划分为了服务区、休息区和学习区,不仅准备好急救药品、水、方便面、针线包等必需品,还摆放了报纸、书籍等读物。该驿站依托社区的24小时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而成,全天候为辖区居民和新业态人群提供服务。
在栖霞区尧化街道王子楼社区宁小蜂驿站内,同样配备了饮水机、充电宝等生活必需品。一位正在此处休整的外卖员告诉记者:“这个地方就在路边,还能上卫生间,比较方便,送餐途中偶尔会过来。”
据王子楼社工徐利芹介绍,社区有新业态就业人员40余人,社区还会经常组织活动为新业态就业人群送服务。“我们街道有微信群,在驿站建成时,群里就有相关内容的通知,群内还会定期推送核酸检测等便民信息。”
据悉,今年以来,江苏范围内类似“暖心驿站”已建成7300多个。今年6月,南京市委组织部印发《关于推进新就业群体党建服务阵地“宁小蜂驿站”建设的通知》,拉开全市“宁小蜂驿站”建设的帷幕。通知中明确,驿站将以服务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为主,提供书籍杂志、常用物品、劳动保障、就业指导、就医保健、法律援助、诉求反映等服务,便于从业人员解决日常急需、接受党性教育、保障自身合法权益,提高行业安全生产以及法律法规意识。
驿站多布局于重点商圈、商贸综合体,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现有爱心驿站等服务阵地,以及移动、电信等营业网点的专门区域。目前,南京已建成837个“宁小蜂驿站”。
不了解、用的少,日均使用人数低至个位
数据显示,南京市有快递从业人员约3万人,网约配送人员超40万人。新江苏记者走访了多家宁小蜂驿站发现,虽然设施齐全,但实际使用者并不多。
走访奥体社区宁小蜂驿站当天,新江苏记者并未看见有相关人员在里面休息。“因为我们这个是靠近小区的点,外卖员、快递员大多在商圈附近活动,选择在这里休息的不多。”奥体社区书记万超表示,该站点8月建成,实际使用人数平均每天5人,多以停车收费员和保洁员为主。
不同于奥体社区宁小蜂驿站的地理位置,建邺区金典社区宁小蜂驿站就位于商圈核心,距离周边的两个商场直线距离不到600米,不过也并未看到有人在此休息。
为何使用者不多呢?新江苏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骑手和网约车司机,不少人表示并不知晓“宁小蜂驿站”。
一名40岁左右的网约车车主表示,此前在路边看到过宁小蜂标识,但因为不知道用途并没有使用过。“这政策当然好啊,特别是晚上跑夜车,有个地方休息还是很好的。不过我会优先考虑停车问题,如果周围不能停车,我还是会选择在车上休息。”
“我一般不会刻意找地方休息,都是等餐的时候见缝插针地休整一下。”骑手曹明表示,自己并不了解宁小蜂驿站,也不太会考虑去这里休息。“商圈里的椅子、厕所、热水基本能满足休息需求,在这里休息效率更高。我一般从上午十点半跑到晚上十点,期间休息1小时左右。”
使用率不高,如何让这些暖心驿站真正发光发热?万超表示,后期将加大宣传力度,提升驿站知晓度和使用率。“我们计划到商圈做些调研从实际需求出发,同时对接社区卫生院等医疗资源,提供更多元、实在的服务。”
信息不准、不好找,“暖心驿站”还需“暖心”
为了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南京不少行政区积极整合资源,自主研发了“宁小蜂驿站”等地图小程序,手机上可以一键查询驿站位置、开放时间、设施内容等具体信息,商业地图APP也能查找到一些宁小蜂驿站。但新江苏记者在实地走访中发现,不少公开的信息并不准确,大门紧闭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探访当天,记者在商业地图上查找到了一处位于雨花区邓府山社区开放时间显示为24小时的宁小蜂驿站,导航至此却发现驿站大门紧闭。
据驿站张贴的开放时间表显示,该驿站具备不同功能区,其中能量补给室周一至周日全天24小时开放,其余空间周一至周五9:00-17:00开放。记者到达时间为下午3点34分,在各空间开放时间内。据周边居民介绍,这里主要提供学习空间,很少看到新就业群体使用。“没人用还开着,维护成本也大。”
新江苏记者又根据官方“宁小蜂驿站”小程序指引来到建邺区金典社区宁小蜂驿站,门上张贴开放时间表为“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30,下午14:00-18:00”,但小程序上显示该驿站9:00-17:00开放。
此外,该驿站位于社区活动中心五楼,并不易找到。“受场地限制,我们的驿站设在五楼,确实不太方便他们随时进来休息,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多宣传,做好服务。”金典社区书记邓雪艳说,驿站如今增设了换电服务,为外卖员准备好满电的电池供他们使用。她也表示,未来会更多地在商圈宣传,期待驿站能充分发挥作用。
“暖心驿站”建设初衷,就是希望能提供新就业群体歇脚、休整,解决如厕难,休息难等现实问题。而事实上,“爱心驿站”不仅要在建设上下功夫,更需在“用”上做文章。让选址更精准的同时,从职工群众的切实需求和服务出发,才能提高群众关注度和知晓率,让“暖心驿站”更有内涵和温度。
编辑: 王心婷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