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新一轮疫情突袭南京后,一个个普通人走到了保护家园的最前线。有父子、有母子,更有一家三口齐上阵。他们原本是生活中的亲人、密友,在战疫一线,他们成了黄金搭档,共同守卫一座城。
疫线父子兵,党员齐上阵
每天上午8点,是毕圣付和儿子毕亮一天中唯一能够见面的时间。他们父子俩有着共同的身份,党员和退役军人。而现在,又有了第三个身份:浦口区汤泉街道三泉社区志愿者。
父子俩每天在汤盘公路卡口处值守,负责查验、登记来往车辆和人员。“卡口需要24小时看守,我和父亲在三班倒的岗位上工作。每天早上,父亲会来和我交接班。”虽然二人在同一岗位,但他们见面的时间总是很短暂。
毕亮白天要照看苗木生意,晚上要来卡口站岗,因缺乏睡眠,他的眼底生了重重的黑眼圈。“我年轻,就主动要求值夜班。虽然自己也挺困的,但是社区需要我,我要坚持下去。”前一晚12点到岗,次日早上8点结束。毕亮说,疫情以来,从未睡过整觉,早上、中午一有空就断断续续地睡会。
“以前夏天汛期来临时,我父亲总会第一个冲上前去帮忙,包括去年新冠疫情暴发的时候,他也拉着我到一线当志愿者。”毕亮回忆,从他儿时到现在,父亲都有军人的印记。这次,疫情来势汹汹,毕亮看到父亲头也不回地做了志愿者,便马上跟上父亲的脚步,和他一同站岗。
即便早已脱下军装,为人民、为社会,军人的奉献精神刻进了父子俩的骨血里。
母子同心,“师”“生”协力战疫情
7月30日下午,扬子一中核酸检测点里,一位中年女士和一位青年正耐心地指导一位白发老人扫核酸检测采样码。
他们是一对母子。45岁的李琴是南京市沿江小学的一名教师,儿子范子衿是一名刚高考结束的高中生,他收到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即将成为一名口腔专业的医学生。
7月23日,李琴看到大厂街道招募志愿者的信息,果断报名,当天下午就“上岗”工作。晚上,范子衿从母亲那里了解到核酸检测采样点人手紧缺,作为一名“准医学生”,他选择站出来。母子俩一起成为志愿者,到核酸检测现场一线引导待检人员有序侯检。
普通志愿者每次最长只志愿服务6小时,经过三轮核酸检测,李琴算不清自己服务了多少小时,只留下一肚子的感动。“有失明,失聪,失语的居民冒着酷暑来检测,还有拄着拐杖的老年夫妇扶持一起来,一些几乎平时不出门的老人家也来了。我们中国人的心,很一致、很团结。”
汗流浃背的这几日,李琴累并快乐着,她说,自己过得十分充实,而且也是在用行动给学生们上课。儿子范子衿则表示,提前感受与医护工作者并肩作战,让他对医生这一职业有了更多向往。
一家三口,全员上阵守家园
“防护服原来这么热,这么闷,头晕气短,我难受得想吐。”7月26日,穿上全套隔离服的左晟奇,第一次体会到妈妈的辛苦。她是苏州大学的一名大学生,母亲高德英是江北人民医院的护士。7月22日晚上,左晟奇在南京江北新区微信公众号看到志愿者招募令后,第一时间报名,随即加入“幸福大厂yi路同行志愿者联盟”微信群,并于第二天前往大厂中学核酸监测点担任引导扫码登记、登记分配试管的志愿者。
7月24日,左晟奇的父亲,江北新区公安分局西厂门派出所民警左山也接到任务——前往大厂实验幼儿园核酸采样点执勤维持秩序。
一家三口全员上阵,在不同的岗位上“并肩”与病毒战斗,与疫情赛跑。
左晟奇记得,第一轮和第二轮核酸检测是最忙的时候,她经常连续6个小时不喝水不去卫生间。25日那天,父亲从早上6点工作到晚上12点,而52岁的妈妈头一天早上出门,第二天中午才回家。
“我妈妈已年过半百,她每天在防护服里,我体验过才知道她有多辛苦。”深刻的经历让左晟奇对医护人员的尊敬又多了一层。
“我第一次见这么多居民报名加入志愿者。”大厂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人倪玲玲满怀感动。她介绍,在近500位志愿者和所有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的努力下,大厂街道第三轮核酸检测已基本完成。作为志愿微信群群主,她每天在群里发布“紧急通知”,名额总是“秒光”。目前,志愿者们正实地摸排,为无法外出采样的特殊人群进行登记,确保全员核酸检测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苑青青 童棹凡 通讯员 倪玲玲
编辑: 苑青青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