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新江苏讯(记者 周永金 胡秋阳)“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27年,今年计划再建成一个7万平方米的工厂,持续增加产线、扩大产能。”1月31日下午,新江苏传媒记者来到位于常熟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江苏亨睿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时,公司先进复合材料技术中心副总经理王川分享了这个好消息。
江苏亨睿是一家专注于复合材料综合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主要开展汽车零部件、航空零部件和碳纤维制品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和研发。2023年,江苏亨睿交付了近40万件碳纤维零部件产品,销售额占中国汽车碳纤维零部件市场供应份额65%,真正实现了“黑色黄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规模化生产。
生产车间里一片繁忙。工人正将树脂材料与碳纤维原料进行混合,自动裁切机正对预浸料进行裁切,固化加工设备旁,摆着不少已经完工的车身零部件。“我们会先在实验室里对原材料进行强度、韧性的测试,再通过生产循环形成碳纤维复合材料产品。”公司研发工程部副部长余文俊说,车间的原料裁切线和自动胶结线都满负荷工作,加足马力“备货”。
“这几年,我们着力于解决碳纤维材料应用场景的突破,关注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场景下的应用。”王川分享。过去由于价格昂贵,碳纤维多被用于豪车内饰件,以装饰作用为主,或者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端需求上。如今,他们不断探索碳纤维材料的日常使用场景,如新能源汽车、建筑工程和体育用品等,真正实现了让“黑色黄金”走入寻常家庭。
一个在常熟落地不到10年的企业,缘何订单量如此“惊人”?对此,王川表示,这与公司对科技创新孜孜不倦的追求分不开。“我们和德国Fraunhofer ICT(弗劳恩霍夫化学研究所)在常熟共建了研发中心,进行全球范围内最前沿的复合材料及先进成型工艺的课题研发。同时,我们还有强大的科研人才队伍,集团研发人员超过200人,占到总员工的10%,大部分为硕士和海外留学人员。基于需求的研发和创新,让我们的产品在全球享有良好声誉。”
相比于普通材料,碳纤维材料有什么优势?王川用了“轻质高强”四个字来形容,以大飞机上的碳纤维材料为例,重量减轻,能直接提高飞机的续航里程。再看汽车行业,有数据披露,整车质量每减重10%,每百公里燃油消耗降低0.7升,尾气排放降低7%。不仅更省油、更环保,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密度远比金属材料低,其强度也远高于绝大多数金属材料,也提升了汽车的安全性能。“我们和一些新能源车企合作,其中一家公司的年需求量就达10万件。”
江苏亨睿业务量的“节节攀升”,是江苏碳纤维产业全面发展的生动缩影。连云港布局碳纤维复合材料集聚区、常州以科教产融合助推新型碳材料产业发展,全省正聚合力不断深耕,以期让更多复合材料服务技术创新、支撑产业升级。“这些年来我们不断研发新材料,但始终牢记要把先进材料真正应用于实际生活,让研发发挥最大效能。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好科技成果的转化。”王川说。
编辑: 周永金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