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紫金山麓,胆小的丘鹬挪动圆滚滚的身体出来觅食,一双黑豆般的眼睛机敏地四处张望。在灌木丛里大快朵颐的丘鹬不知道,离自己不过数米,陈泰宇正举着相机拍下它的一举一动。夜观百鸟,记录城市夜幕下的可爱精灵,是陈泰宇学习、工作之余的最大爱好。
出生于广东的陈泰宇,自小就爱观鸟。岭南温润的气候里,伯劳、杜鹃、白头鹎、红嘴相思鸟都是陈泰宇的童年玩伴。2017年,陈泰宇到南京求学后,在老师的启发和鼓励下开始观测野鸟。“第一次观鸟在玄武湖,拍到了绣眼鸟。”绣眼鸟,因眼周有一圈白色细短绒毛,看上去仿佛刺绣一般而闻名。“绣眼鸟很活泼,叫声婉转动听,在南京很容易就观测到。”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生态环境优良的紫金山是陈泰宇常去的观鸟地点,“学习或者工作时间久了,就会约上朋友去紫金山夜拍。”背上相机、带好望远镜,陈泰宇披着夜色在山间寻觅,也见识到各式各样的夜间精灵。
2021年10月,正在夜观的陈泰宇,听朋友谈起偶遇丘鹬的事情。“它专门在晚间活动,体羽和落叶颜色相近,是个伪装高手。”正当几人说话时,一只鸟突地自草丛飞出,落在十几米外。等几人踱步至前,定睛一看,正是前面提到的丘鹬。“太巧了,刚提到名字就出现了!”陈泰宇回忆起来难掩兴奋,“之前常听丘鹬的名字,却从来没见过,这下不光见到还拍了照片。”
目光犀利、动作敏捷的斑头鸺鹠是猫头鹰家族里的袖珍成员,也是山林间的捕猎能手。“遇见斑头鸺鹠完全是一场意外。”陈泰宇说,偶遇斑头鸺鹠那次,他正在小溪边拍黄鼬,冷不丁几声快速嘹亮的颤音在空旷山地响起。他拿起望远镜,发现远处树干上立着一只斑头鸺鹠。“当时距离有点远,就先忙着拍黄鼬,没想到最后它主动飞近,才有了这张照片。”
夜间观测,既要调整相机参数拍出清晰图像,也要注意光线和动作。“不能用强光,也不能长时间用柔光对着它们,很容易触发应激反应。”獐子、狗獾、花面狸也是陈泰宇夜观时碰到的动物,野生动物的警惕心高,陈泰宇通常都保持足够的距离,在不干扰动物的前提下,调整相机焦距捕捉影像。
陈泰宇正在攻读博士学位,课业与研究压力大的时候,观鸟给了他足够的放松机会。疲惫时,约上几位好友走进披着星光的动物世界,在惊喜里排解烦恼。“希望大家观鸟的最终目的是爱鸟,而不仅是追求一张精美的照片,认真对待与我们共处一个星球的鸟儿。”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喻婷/文
编辑: 喻婷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