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和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编著出版了《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典型案例集(首批)》,常熟蒋巷村的养老案例成为江苏唯一入选经验。
5月20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江苏记者在蒋巷村看到,独栋的洋房别墅整齐排列,与之相隔仅百米的就是村里的养老公寓和护理院。“只要村里的老年夫妻双方年满65岁,就能免费申请入住老年公寓,全村已有95%符合条件的老人拎包入住。”77岁的蒋巷村党委第一书记常德盛介绍说,2003年,村里建造了158套村级老年公寓,每套50平方米,家具家电配套齐全,水、电、气、有线电视入户。2020年,蒋巷村投资打造了蒋巷护理院,设有260张床位,配套6000平方米绿化公园,由第三方团队提供生活护理服务。本村老人入住护理院既能享受优惠政策,还能获得村里的额外补贴,目前已有30多位老人入住,村里共补贴10多万元。“对老人与子女同住别墅房的家庭,村里还会给予1000-1500元/老年人的奖励。”常德盛介绍。
在蒋巷村,60岁以上老年人有229人,占总人口的26.1%,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到40人,占老年人口的17.5%。在蒋巷村的发展中,老人的需求从未被忽视。村里对农民剧场、老年活动室、文体广场、健康小游园、文明实践站、城乡公交站均开展了适老化改造,配套建设的20座公厕都设有无障碍设施,为老人休闲娱乐提供方便。
“硬件”强了,“软件”更实。近年来,蒋巷村实现了养老、医疗等五大保险全覆盖,先后四次修订《村规民约奖励制度》,不断把好做法、好经验制度化、规范化,让孝亲敬老美德蔚然成风。
蒋巷村成立的“读书俱乐部”已有23年历史,不仅免费为村民订阅报纸杂志,还定期举办“爱党爱国爱家乡”三爱教育培训班,引导村民群众正确、理性、全面看待社会养老问题,鼓励老人争做精神文明义务宣传员,为家乡代言,发挥余热。“村里文化氛围好,就想着组建一个常盛沪剧团,如今团队排演的节目在常熟、昆山、太仓、苏州、上海等地演出100多场次,丰富了村里的生活,也丰富了我们自己的生活!”退休文艺骨干蒯春英说。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王心婷
编辑: 王心婷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