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全国两会到科技创新一线,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一必由之路。今年7月,总书记考察江苏时强调,“江苏要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作为科技大省,江苏有众多科研团队,他们围绕国家战略方向潜心科研攻关,奋力开创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以实际行动一笔一画写就“新”江苏。
为了避免数据在流转过程中被中断、被截获、被篡改、被伪造,利用加密流量进行数据传输已成为主流。然而,加密技术也成为黑客攻击的重要手段,甚至成为当前网络空间的最大威胁之一。在东南大学,有一支网络测量感知研究团队,专攻加密流量分析和测量,让利用流量加密进行的攻击不再“隐身”。
“目前,我们团队有8名教师,且大部分都是30岁左右的年轻老师,还有25位博士和百余位硕士。在加密流量测量方面,我们是全国研究最早也是最大的研究团队。”团队核心、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集成教育部(东南大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程光告诉新江苏,该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网络测量和流量分析,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技术手段,让互联网上的流量全部都能被看明白,进而为网络安全撑起“保护伞”。
大到国家安全,小到个人隐私和财产保护,都离不开网络安全。“还有国家关键核心基础设施的安全,像电网、车联网等等,这种基础设施网络一旦破坏,国民经济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都将受到重大影响。”程光介绍,尽管网络安全是一个新兴行业,但他很早就进入该领域的研究工作。
“20多年前,我还在读博士的时候就做网络测量,当时在国内还没人研究这个领域。”程光回忆,2000年,他们向国外联系购买相关设备被拒绝,只能自主研发。“现在,我们不采用硬件,也能做到很好的处理能力。所以,建设网络强国,核心技术是最大‘命门’。”
每一项研究、每一个技术的背后都是数不清的推理试验。“之前有一次,我设计了一个算法,请学生来验算实现,结果学生在实现过程中发现结果和我的算法不一样,我就进行理论再次分析,发现我的算法是对的,但学生的结果程序还是不一样,于是我就把学生的代码一行一行地检查,发现在过程中差了一个小数点,当我点上这个小数点以后,结果和我的理想的状态是完全一致。”程光说,科研过程中,最有成就感就是猜想被数字印证的那一刻。“一个小数点,甚至已经是小数点后面的第七位第八位,学生认为这个点这么小,没什么价值,就把它忽略掉了。事实也证明,网络流量是一个大数据问题,再小的数据乘以上亿的数据,累加后的误差就会非常大。”
文件柜里的一张张证书、实验室里的一个个奖杯,都是团队的荣誉勋章,标记着他们对大数据与网络安全的孜孜求索。
“这次总书记来到江苏考察,参观了紫金山实验室,总书记强调‘要走求实扎实的创新路子,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立下功勋’。我作为紫金山实验室的一名工作人员,感到十分振奋。”程光认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主自强,一是要求真正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第二就是大力培养人才,为国家输送新一代网络安全方面的科技人才。“在成果转化方面,我们团队也一直下苦功夫,比如在研发流量测量和分析,以及网络态势感知的产品方面,和国内的一流企业合作,我们提供方法、算法,再由企业帮我们实现,实现双向赋能。”程光表示,如今,互联网正慢慢在由传统的服务器、客户端模式演变成端边云网络架构模式,基于此,未来团队将探索研究在新型端边云架构下的网络测量问题,从网络安全方面,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
随着新成员的不断加入,团队越来越大,人才也越聚越多。团队成员、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博士付楠认为,科研就是一个自我重建的过程,是对于知识的不断扩充,这也是其魅力所在。“作为新时代青年,在科技自立自强上,我们要保持自主的创新性,学习先进技术,再内化为自己的想法,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用专业研究为构筑清朗网络空间探索前行。”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强慧娟/文 胡秋阳/视频 王天宇/海报
编辑: 强慧娟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