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喻婷 王宛璐 高波)“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浩荡江水一路奔驰,于江苏泰州处转折,形成独特的“江水在西城在东”的景貌,也引得唐朝诗人张若虚乘舟咏叹,留下一首孤诗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泰州市春江花月夜湿地公园内,上千亩的芦苇荡在夕阳晚照里烂漫缤纷,江风掠过,白色的花絮、褐色的茎秆在风中婀娜摇曳;风势再大一些,花絮被吹上半空,余晖里的芦花飞雪叫人心醉。漫步于湿地公园里,小道迂回,池水清冽,层林尽被秋色染。
眼前的湿地公园原先仅是一片江滩荒地,泰州将其改造为大型湿地公园,还选育了上千亩的芦苇,既净化江水,还能够为周边鸟类提供栖息地。蒹葭苍苍里,那片曾萦绕在人们脑海中的春江形象又立体起来,漫步江堤看落霞孤鹜齐飞,赏秋水长天一色。
作为长江边的一座城市,泰州渔业资源发达,“靠江吃江”使得滥捕滥捞现象严重,极大破坏了长江生态环境。“小时候常和伙伴在江边玩耍打闹,很容易就钓着鱼、挖到虾,入江捕鱼的渔船里也是活鱼满舱的景象。”从小在江边长大的陈伟,谈起从前的江边景象,言语中满是怀念。可不知何时起,江里的鱼越来越少,捕鱼的人却越来越多,渐渐地,那条慷慨江河里再难现往日生气。生于斯长于斯的陈伟心痛无比,毅然决然地成为长江的“守旧人”:自掏腰包往江里投鱼苗,只为重现儿时景象。2013年,他首次开始往江中投放鱼苗。自2018年开始,素有“长江三鲜”美称的河豚幼苗也加入了投放大军。3年时间内,共有23万尾河豚鱼苗被放入江中。“去年8月,我们多次在江里看到了小河豚,这说明部分鱼苗能适应江里的环境,开始生长了。”他欣喜地说,“我们成立了志愿者团队,还在不断地摸索中,从选苗育苗一步步出发,提高鱼苗的成活率。”
同陈伟一样,坚守在长江岸线、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的还有63岁的老渔民赵押宝。“我的父亲是捕鱼的,我也是一个捕了47年鱼的老渔民。”赵押宝说,“原来长江打上来的鱼也多。”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老赵和渔民们可捕的鱼越来越少,眼见着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长江就要无鱼可捕,一则“长江大保护”的政策颁布,这位老渔民毫不犹豫“弃渔上岸”,从捕鱼能手变身为护鱼队长。“护鱼队目前有10个人,凌晨、上午和下午都要在江面巡逻。”老渔民经验丰富,洞悉沿岸偷捕点所在,常提前蹲点迫使偷捕者不敢再来。“渔民偷捕的现象基本上没有了,我们接下来要在沿江偷钓上下功夫。”老赵说。
夜色里,渔民们岸上的家亮起了灯,等待他们的又是一个安宁的夜晚。身边那条赋予他们祖辈生机与财富的大江,现在由他们来守护和关爱。陈伟望着江面,说出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愿望:“希望长江永远是这样,鸟语花香、鱼跃鹰翔。”
编辑: 喻婷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