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发布2021年“最美教师”先进事迹,来自江苏海安的滇西支教团队获得“最美教师”称号。连续33年扎根大山,培养大批优秀学生,无私奉献的海安老师为宁蒗人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
“阿妈,录取通知书到了!”2021年8月,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峰中岩新村里,18岁的彝族姑娘肖冬梅捧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在小道上飞奔,迫不及待地将滚烫喜悦和家人分享。绿油油的庄稼田前,劳作的母亲看见女儿从远处奔来,露出了笑容。偏僻的乡村家庭,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大学生。
走出大山是肖冬梅一直以来的心愿。年仅18岁的她此前到过最远的地方是距离家乡县城120余公里外的丽江市,更广阔的“外面世界”对她来说意味着无限的憧憬和希望,而帮她走出群山的正是一群来自“远方的客人”。
跋涉5000多里,33年坚守山海之盟
“我的小学在山那头。”肖冬梅指着远处只能看见房屋尖顶的学校说。山,是肖冬梅最常见的景,也是她从小到大需要不断克服的困难。小学时,肖冬梅和同村孩子结伴,步行半小时以上才能到学校,碰上雨雪天气,山路更加难行。
2015年,考取宁蒗县城初中的肖冬梅,告别了山间求学,来到道路更平坦、教育资源更好的县城。“努力学习才能走得更远。”肖冬梅在初中愈加努力,3年后取得全县中考前50名的优异成绩。“我当时可以去丽江上高中,那里的教育资源更好,但是离家有些远。”正当肖冬梅在学业和离家路程之间犹豫时,初中班主任的提醒让她定下心来。
“民中有海安班,班上的老师很负责,带出了好多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班主任口中的海安班,是宁蒗民族中学于2016年开设的“特殊”班级,班里的任课老师全部来自江苏海安的各高级中学,采用海安当地的教育模式。肖冬梅不清楚“海安”在哪里,但老师的鼓励和对父母的眷念令她走进了海安班课堂,也感受到和过去不同的教育模式。
“教知识不难,关键要让学生养成主动学、自觉学、追着学的意识和习惯。”两赴宁蒗支教的孙锦群已经在民族中学待了11年。1998年,作为第三轮支教老师团的一员,孙锦群从江海之畔的海安一路西进,跋涉5000余里后踏入地处横断山区的宁蒗彝族自治县。
“先坐火车再转大巴,山是一重接一重,光在路上就要花费几十个小时。”闭塞的交通阻挡了当地孩子的追梦步伐,却挡不住这群远道而来的“客人”的决心。孙锦群说,教书育人是所有海安老师的初心,无论碰到何种困难也要把孩子送出大山。这份坚持从首批奔赴宁蒗支教的35名海安老师开始一路传承,33年间,海安已派出10轮290人次的队伍深入大山,为众多彝族少年插上追梦翅膀。
在宁蒗民族中学,有一条“不成文规定”:每年教师节,全校师生放假一天。尊师重教的背后是地处偏远山区的小城对教育的执着与重视。“当地娃娃会在教师节前给我们送礼物,一张便条、一封信、一捆家里的薯粉,把我们当亲人,叫我们海安舅舅。”孙锦群说。
教书育人,12个民族的“海安舅舅”
一声亲切的“海安舅舅”饱含宁蒗学生的心声,也是民族团结的缩影。时间倒回至1989年,促成宁蒗与海安达成教育协作的宁蒗县委书记阿苏大岭,在当年的教师节讲话中首次用“舅舅”称呼海安老师。
“我们当地习俗里,‘舅舅’是最亲的人,海安老师来到宁蒗帮我们培养人才,就是我们最亲的人,就是宁蒗12个民族的舅舅。”从小生在宁蒗、长于宁蒗的阿苏大岭深知,扶贫先扶智,教育是改变彝族孩子未来的最佳方式。孩子们有了梦想,就有冲出大山追梦的动力,不远千里来到宁蒗的海安老师,成了孩子追梦路上最好的指引。
“过去,宁蒗因为经济发展落后,识汉字的人少,考上大学的人更少。海安老师到来后认真教学,带山里孩子认识外面世界。生活上,也像家人一样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30多年过去,当初带队考察并促成宁海之约的阿苏大岭已是满头白发,在云南昆明的家中,他仍会不时翻看在宁蒗时的照片。
“这是我一生中做的最满意的一件事。”阿苏大岭动情地说,没有海安老师,就没有宁蒗发展的基础。在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这场跨越时空的教育帮扶犹如滇西高原上生长的索玛花,静候时间的风土滋润,于期待中绽放绚丽。
距离宁蒗县城30公里,正在烂泥箐乡负责乡村振兴工作的卢中华,是民族中学2002届学生。2013年,得知教导过自己的孙锦群老师再回宁蒗支教,他欣喜万分,和同学建立起聊天群,时常与老师联系。
自幼家贫的卢中华,求学之路并不顺利。节俭的父母好不容易凑齐学费,却掏不出更多钱供他日常伙食开销。细心的海安老师发现他生活拮据,每到周末都借倒垃圾为由,在教师宿舍里给他单独做一碗红烧肉。“那时候只顾得上开心,等我有了孩子才明白,海安老师心疼我,把我当成自己的孩子去照顾。”
2001年,孙锦群首次支教结束离开宁蒗前,特意把卢中华叫到跟前,递去一包干净衣物。“孙老师知道我有妹妹,家里旧衣服穿了很多年,就把他女儿的衣服洗干净,让我带回去。”一碗红烧肉、一包“新”衣服,哪怕时间流逝,可卢中华每每回想时,还能闻见萦绕在鼻尖的肉香和感受到一包衣物的重量。“海安舅舅不仅教给我知识,更用一言一行温暖和影响我。”卢中华说。
江水为引,红土地绽放民族团结之花
鹰,是彝族的图腾。飞跃群山、搏击长空,是身处横断山区的彝族学生的不懈追求。
30多年来,在海安老师的辛勤付出中,宁蒗由长期在低谷徘徊的教育弱县一跃成为丽江地区的教育标杆,海安老师也累计为当地输送了4万余名学生,其中更不乏有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的学子。
“把更多孩子送出大山是我们的心愿,同时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为家乡做建设。”前后待了十余年,孙锦群早将宁蒗视作第二故乡,见证了宁蒗完成脱贫攻坚的重任。如今,他一边在民族中学授课,一边主动承担起培训年轻教师的任务,让海安的教育模式在宁蒗的红土地中生根发芽。
2021年9月,孙锦群的学生木春仙,从云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到民族中学,担任历史老师。站在梦想起航的原点,由学生变为老师的木春仙完成了身份的转换,讲台下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令她万分熟悉。
“当初我也是这样看着海安老师,迫切地想走出大山。”站上讲台,木春仙体会到海安老师的用心与负责,也在心里埋下奋斗目标。“人不能忘本,宁蒗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就是做一颗螺丝钉,我也想为家乡做贡献,像海安老师一样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彝族孩子。”
民族中学的校园里,海安老师一如既往地备课教学,新手教师木春仙跟紧步伐,犹如当年求学一般刻苦用功;烂泥箐乡的农场中,卢中华和彝族老乡站在田埂,展望新一年的作物收成;蜿蜒曲折的山路上,一辆辆运输车辆将山中小城与外界紧密相连……
10月6日,一架从丽江出发的飞机划过云层,降落在南京。肖冬梅在家人陪伴下,前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到。那封珍贵的录取通知书被放于行李箱深层,携带着希望陪伴她在南京开始新的求学生活。“谢谢海安老师圆了我的大学梦,我到了江苏,放假一定要去海安看望他们!”肖冬梅说。
一个是长江上游的山中小城,一个是江水入海流经的东部城市,浩荡江水一路东流,将延续了33年的教育帮扶事迹传遍大地,也让海安与宁蒗的民族情谊凝成团结之花,盛开在滇西高原。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薛澄 朱奕欢 白利振 喻婷 张品 张浦励
编辑: 王心婷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