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兰蕙千幅画,一箭兰花万首诗。1月14日,第三届“中山兰语”兰花展在南京中山植物园南园温室开展,一组以兰花为主题的书画作品同时参展。展览将持续至4月10日。
紫香兰独具香味,文心兰翩翩起舞,兜兰憨态可掬,大花蕙兰丰盛祥和……据南京中山植物园科普旅游部部长胡李娟介绍,这次共展出80余种3000余株兰花,其中大花蕙兰品种和数量皆为历届之最,而且50多种大花蕙兰中,有17种是新培育的品种。如清新的“绿精灵”,花心嫩粉,淡绿色的花瓣花型尖秀,像极了随风舞动的精灵。白色的“冰瀑”极为罕见,花枝柔软弯折,搭配蓝色的花盆好似飞流直下的冰瀑溅起白色的浪花。
兰花以隐逸馨香传世,古人以“香草美人”比喻君子不与俗人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认为兰花“香”“花”“叶”三美俱全,因而“赏兰”“诵兰”“画兰”,被赋予其诸多美好寓意。此次兰花展别具匠心地邀请了书画家参与,创作以兰花为题材的中国传统书法和国画题材作品,游人赏兰,画家画兰,书法家以诗诵兰。“这样的形式将文化、科学与艺术结合在一起,让人们在欣赏精品兰花的同时,了解兰花的历史文化,学习兰花的科普知识,同时欣赏书画之美,让中国的传统艺术真正走进老百姓的生活,增强了文化自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会副会长王烈说。
黄绿相间的兜兰姿态飘逸,蝴蝶飘然其间,在水墨和色彩的晕染下,花、叶与蝴蝶的脉络以深墨绿细细勾勒而出。书画家王烈选取极为珍稀的兜兰作工笔画,呼吁群众保护“植物大熊猫”。书法作品《飘逸》,“飘”字沉而有力,“逸”字细笔飞扬似兰花叶般轻盈,不见“兰”字尽是兰趣。
“兰花的香幽长而隐忍,是香中鼻祖,就好似中国人所倡导的君子品格,温润如玉。中国人将自然界中的花卉赋予了人格的力量,它就具有了超越物理性的文化象征。”书画家王平介绍画作《香祖》时说。
兔年来临之际,书画家们还将兔元素融入创作。“黑兔三不摆,福禄自然来。2023年癸卯年,兔寓意吉祥,兰花寓意春来。我也借此画祝福大家兔年里事事顺遂。”国家一级美术师阮礼荣说。
展览上,书画家们还手写春联赠送给游客,气氛热烈,年味十足。书法家吴勇用近10种不同的字体写“福”字,游客纷纷驻足学、拍照留念。书法家朱建华则誊抄对联,二人合作执笔挥墨,为前来赏花的群众送上祝福。
据悉,2023年南京中山植物园将延续双展结合的形式,与南京近水轩画廊联手带来“中山兰语”“郁金香花”“樱花烂漫”“夏荷迎风”“红枫秋色”“梅花迎春”共6场书画名家邀请展。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作者 李梦迪
编辑: 李梦迪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