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西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进程、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医疗、技术、产业、交通、文旅……对口支援、帮扶、合作的路上,江苏全心全意支持受援地区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助力102个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摘帽、近400万贫困人口脱贫,与西部兄弟省市共同谱写了“携手奔小康”的动人故事,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贡献。2021年全国两会,新江苏·中国江苏网、“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推出“谢谢你,江苏!”特别策划,聆听受援地区百姓对江苏的“暖心告白”!
秦岭南麓、巴山之北,陕西安康石泉县因“石隙多泉、径流不息”成为群山环抱中的秀丽小城。2020年2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石泉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鲜为人知的是,在石泉县成功脱贫的背后,还有一股江苏力量,将教育的种子播撒在大山中,收获一片希望的田野。
“江苏的河海大学先后派遣10余次研究生支教队伍来到中学。”石泉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李超旗介绍,年轻的支教老师带来了与众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过去山里的娃娃们淘气,老师们心急如焚却收效甚微。河海大学的年轻老师来后,娃娃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哥哥姐姐,师生关系大不一样。”
教育二字,既有“教导”,更有“育人”。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在校园巡查时,看见支教的段凤仪老师和娃娃相拥哭泣,场面感人。“新来老师们对山里娃娃的感受和遭遇有很强共情力,娃娃们也愿意把心里事说出来,双方就像是兄弟姐妹一样。”
除了教育理念,河海大学还专门派遣了教师团队来到石泉中学实地测量、全面规划,出资修缮了教学楼。“石泉中学原来的图书馆建成后藏书少,河海大学出资80余万元,帮助我们建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里面全是智能化管理。”新图书馆建成后,不仅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加舒适的阅读环境,也真正落实了“书香校园”的梦想。
晨光越过秦岭,溪水流淌于石间,梦想的种子也在大山里落地发芽。自2018年河海大学支教团队来到石泉中学后,学校的一本升学率直线上升,2019年学校有300多名学生考上一本院校,比上年提高了20%。“江苏的支教老师还资助了2位贫困学生,其中一个考上了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的孩子们把河海大学当作目标。”
“学校和孩子们的发展都离不开江苏的帮助。”谈起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李超旗深深表达感谢之情。“谢谢河海大学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我们要继续借鉴江苏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模式,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喻婷/文
编辑: 喻婷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