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29日试运行以来,苏州博物馆西馆广受关注。十一黄金周期间,西馆的参观总人次高达57444人次,全民“博物馆热”可见一斑。
坐拥13家国家一级博物馆、70家国家等级博物馆,还有南京博物院、无锡博物院等全国著名“网红打卡地”,江苏作为文化大省,文博产业飞速发展。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博物馆处处长车宁介绍,目前,全省共有备案博物馆(纪念馆)314家,拥有国家一级博物馆数量与浙江并列全国第二。
2021年5月24日,国家文物局等9部门发布了《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35年,我国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对标“任务书”,江苏各级博物馆在文物保护、科技赋能、教育互动等方面有哪些创新性举措?“十四五”期间的发展规划又如何?对此,新江苏走访了江苏多家博物馆。
科研助力文物修复,博物馆要像“医学院”
将青铜器置于X-CT机下,文物内部的细微结构清晰可见,还能生成一份“体检报告”,科技为文物保护和修复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体检完成后,就会开展研究项目,并设计相关展览,向公众科普文物保护和修复的知识。”无锡博物院党总支书记肖炜告诉新江苏,博物院将部分青铜器送往上海博物馆,运用CT手段进行“全身体检”,发现了许多宝贵信息。
博物馆具有典型的社会公益性特征,除了对展品进行展览展示外,还承担着对人类自然、社会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功能。
在这方面,南京博物院也一直走在前列。据江苏省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部主任张金萍介绍,传承人制度以及传统修复技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是南京市博物院在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上的亮点。
“书画类文物经常出现折痕、断裂等病害,导致这些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便是浆糊的不当使用。我们团队目前就在研究如何使用科研手段对浆糊进行‘改性’。”张金萍介绍说。此外,工笔画和重彩书画在创作时会用到“熟宣”,需要对生纸进行加工,防止颜料扩散,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施胶剂会导致纸张“酸化”,团队目前正在研究如何抑制此类副作用。
“一直以来,南京博物院在纸质文物保护上都走在全国前列,我们还将先进技术推广到新疆、甘肃等地,让全国共享先进方式和技术。”张金萍告诉新江苏,“十四五”期间,博物馆会更侧重于文物修复和保护的科研工作,多出成果,并把成果应用到实践之中,在行业内进行推广。“通俗而言,这就是医院和医学院的关系,不仅要有临床手术,还要有研究性质,以理论指导实践。”张金萍说。
科技赋能,让藏品焕发新活力
“江南的蚕丝,靠的就是这沃野千里的桑林呐……”植桑的沙沙声、缫丝的吱呀声在苏州丝绸博物馆内此起彼伏。苏州丝绸博物馆与喜马拉雅联合策划的一场别出心裁的声音展——“从织造署到紫禁城 运河上的丝路故事”,吸引了不少观众。
展览通过融入“织机”“评弹”“船歌”“三花叫卖”“吴歌”等非遗文化声效,辅以投影、视频、照片等视觉形式,让七里山塘、小舟摇橹、苏州丝绸从织造署沿运河北上至紫禁城的景象,在声音的世界里缓缓浮现。
展馆内的地面上有不少橘红色地贴,观众站在不同的地贴上聆听丝路故事。“这种新技术特别有意思,观众们往地贴上一站,声音就会从上至下响起,仿佛置身其中。”苏州喜马拉雅副总经理姜政勋介绍。展览运用了定向音响技术,观众站到橘红色地贴上,就会自动触发头顶音响,声波以垂直方式播放,互不干扰,特别有代入感。
从苏州丝绸博物馆创新推出的“声音展”不难看出,各大博物馆愈发重视科技对挖掘藏品价值的重大意义,通过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展陈质量,提高藏品展示利用水平。
“裸眼3D”一镜穿越运河 17 城、5G+VR 720° 直播扬州瘦西湖 " 十二时辰 "、时空地图将大运河知识点 " 一网打尽 "......今年6月开馆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凭借“科技+5G”一举跃上网红博物馆之列,“沉浸式”也成了博物馆圈内的热词。
7月11日,位于江苏南京的新华报业传媒广场,全新升级的新华日报报史馆正式开放。为了让参观者更好地知报史、学党史,一个个复原场景,给参观者带来沉浸式体验。
“智能综合管控系统支撑着报史馆的‘智慧化’运行,让人们在体验、互动中更好地观展。”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技术装备部工程师戴志宇介绍,报史馆内覆盖5G网络,并设置科技加持的互动环节,通过38块大小显示屏,多媒体反映时代脉动;戴上VR眼镜,参观者可以体验“站”上办公大楼的楼顶,鸟瞰脚下繁荣现代的新城区,还能连线省内知名景区,获得5G网络飞速传来的实时画面。
刚开馆不久的苏州博物馆西馆则在视觉观感上狠下功夫:所有展柜都安装的是低反射玻璃。良渚玉器、吴王余眛剑、陶枇杷供器……低反射玻璃的“加持”让观众可以一窥文物的细节,剑首的残痕都清晰可见。低反射玻璃不仅提高展陈质量,还有效保护文物的保存环境,控制展柜内的湿度温度、有害气体和微生物的微环境等。“苏州历史陈列”展览的一个展柜运用了目前国内最大的抗弯低反玻璃,尺寸达到5168×3220mm。
展陈依托,博物馆成“第二课堂”
清溪课堂、特展活动、南博研学、文史之窗、非遗表演……南京博物院开设了一系列博物馆教育活动,覆盖全年龄段。今年7月,围绕青铜器“何尊”展开的青铜时代主题研学活动面向9-12岁青少年展开,孩子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尝试用传统工艺制作徽印,在互动之中完成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自我国博物馆行业第一个全国性法规文件《博物馆条例》正式实施以来,“教育”早已成为博物馆三大功能首位。江苏各大文博场馆也在社会教育活动领域不断发力,相继开展了众多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让公众在和文物的互动中感悟历史文化。
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就围绕周恩来开展了极具特色的社教活动。 “我们跳脱出常规的课堂形式,通过朗诵、唱歌、舞蹈等生动形式,吸引学生参与,也能让学生从中感悟精神内涵。”纪念馆公共服务部康望舒向新江苏介绍。这项展演早在2012年就形成规模系统,建立体系化、品牌化的社教活动一直是梅园新村纪念馆的发力方向。
“双减”背景下,梅园新村纪念馆深融校馆合作机制。“我们计划开设爱国主义教育类的手工互动课堂,与双减后学生的课余时间相衔接,为青少年打造‘第二课堂’。”康望舒说。
展望“十四五”,康望舒表示,整合资源形成体系、深度开展公共服务活动是梅园新村纪念馆探索的方向。“目前,馆内开展的社教活动主要还是依托馆内的藏品,活动的举办也局限于馆内工作人员,未来,我们将着眼于扩大社教活动范围,做好内涵延伸,与研学机构等组织协作配合,提供更有深度、有魅力的‘课堂’。”
从科研助力修复,到科技赋能创新,再到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江苏博物馆正奋力书写“博物馆强国”的江苏答卷。车宁表示,“十四五”期间,江苏将继续以博物馆定级评估为抓手,持续推进均衡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推动建立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惠及全民的博物馆体系,打造能看能听能学能玩、线上线下齐头并进的博物馆文化传播矩阵。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强慧娟 周永金 王心婷
编辑: 强慧娟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