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寒风凛冽,西伯利亚鸢尾与旱伞草在江边迎风摇摆,扎根的湿地里净化后的清水汩汩流入长江,水清岸美令人神往。
依江而兴的泰州地处长江下游北岸,既有湖荡相连、鱼虾密集的里下河地区,也有风光旖旎、绵延十里的长江岸线,一道全长约12公里的绿色廊道,由南至北,从六圩港到洋思港,守护长江水体健康,护航化工园区企业绿色发展。
2019年,泰州启动长江大体检,创新实施“健康长江泰州行动”,2020年设立“健康长江泰州行动”指挥中心,成为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双试点”城市,国、省考断面水环境质量连续5年领跑江苏,长江干流常年保持Ⅱ类水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性、科学性全面提升。
“船厂变森林,鱼塘变湿地,江堤变赛道,工厂变公园。”6家小船厂、23个鱼塘、53座建筑物和构筑物相继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江滩湿地、生态林带、小游园和绿色廊道。环境整治于2018年5月开工建设,2019年底完成主体工程,“一带三区多点”的大江风貌已经形成,打造成江苏省长江大保护的样板。
泰兴经济开发区为实现高水平处理污水,建设尾水净化生态湿地,对污水厂尾水进行深度净化。园区内86家化工企业全部配套建设污水预处理设施,所有排放污水经“刷卡排污”系统接入园区污水收集管网,实现污水排放浓度与总量“双控制”。园区内所有企业排放污水均通过“一企一管”污水管网进行收集,目前已建成污水收集主管网26千米、支管网125千米,实现园区内污水管网全覆盖。
“工程湿地中80亩已建成试运行,总面积将达230亩,全部工程将在2021年底建成运行。”江苏省泰兴经济开发区安全监管和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鞠鹏介绍,开发区坚持“退让沿江一公里”,关停低效落后、环保效益差的企业,通过创新转型,提升绿色发展,在江堤内外侧打造形成“一带三区”,恢复长江生态风貌,展现大江风光。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童棹凡
编辑: 童棹凡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