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初霁,远山如黛,滨江沿岸铺青叠翠……沿著蜿蜒山路登上南京幕府山,山腰整齐的雪松、银杏、大叶女贞迎风而立。4月初的周末,南京幕燕滨江幕府山景区游人如织,从山上俯瞰长江,金陵春景尽收眼底。
昔日的幕府山矿坑砂场,如今变为城北一片“绿肺”。犹如滨江上的一粒明珠,又似给长江沿岸“黄金带”镶上一颗颗“绿宝石”。
生态复绿,愈合“南京的伤疤”
地处南京主城北部、长江南岸的幕府山,曾经是一处采石场。自1950年起,以白云石矿为代表的众多采石场建于此地,整个幕燕滨江片区最多时有上百家砂厂码头、数十家工企。挖矿、制造水泥……经年累月的矿石开采,在幕府山上留下了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面积的裸露矿坑。从江北向南去市区,车一上南京长江大桥,就能看到幕府山白色裸露山体,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成了疮痍之地,当时媒体称它是“南京的伤疤”。
2007年,幕燕滨江铁腕“止血”开启生态修复路,幕府山白云石矿也成为南京最早进行生态修复的矿坑。
“在修复早期, 0.6平方公里的采矿区,水土流失面积达到0.4平方公里。”南京幕燕滨江风貌区山体生态修复工作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实施一系列填土法,为复绿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通过努力,幕府山填土厚度达0.5米至7米,累计回填土方约186万立方米,为复绿奠定了先决条件。”
幕府山还创新采用了凿石挖槽法、轮胎织网法等多种复绿手段,专家们废物利用,将6万多只废旧汽车轮胎用镀锌防腐材料编织成“橡胶网”覆盖裸露山体,再将6000立方土填入其中,为五六万株常春藤、凌霄、石楠等灌木提供了扎根生长的空间。
通过多年的环境综合整治、山体生态修复、水源地环境管理,幕府山突破化工污染困局,复绿疗伤,蝶变成“森林氧吧”。乌桕、雪松等高大乔木,由构树、麻栋组成的构树林和常绿灌木随处可见;自然生态系统为动物种群也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衍场所,山北沿江分布着江豚、中华鲟、胭脂鱼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野鸭、啄木鸟、大山雀、家燕、黑灰尾卷等常见野生动物常年栖息在景区水系山林。
护江而行,赓续长江千年文脉
“金陵佳丽地,北郊为最”,昔日的北郊就是如今的幕燕一带。长约6公里的滨江岸线,幕燕滨江风貌区不仅汇集古“金陵四十八景”中的十一景中燕矶夕照、永济江流、嘉善闻经、达摩古洞、化龙丽地、幕府登高六大景观,还有一苇渡江、五马渡江、乾隆寻父等美丽传说,更有云水亭、夹骡峰、御碑亭等诸多文化古迹,承载了厚重的长江文化“家底”。
如今,以江山为幕,护江而行打造生态新绿廊、最美江岸线,“大河涛涛、青山相依、红日慢落、夕霞炙空”的燕矶夕照、幕府登高等都成为市民游玩打卡的网红景观。留存在文人骚客的诗词唱和、镌刻在历史典故里的诗情画意回归现实。
江苏首条滨江游轮“长江传奇”也在五马渡码头启航,途经南京长江大桥、渡江胜利纪念馆等知名历史文化景点,航站楼内还打造了国内首个设置在游轮码头航站楼运营空间的数字博物馆。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在航站楼内设置线下体验中心,在线上通过VR方式全面展现长江千年文脉的演变,沿线丰富的文物和文化遗产,以及近年来长江大保护的丰硕成果。
十多年来,幕燕滨江风貌区着力在环境整治、生态修复、文化彰显上下功夫,整合长江文化和生态资源,通过关停企业、生态修复、景观再造、产业转型、百姓安居,为还幕府山绿水青山“下功夫”,将生态自然景观与长江文化融合,推进生态修复和文脉延续,打造人民喜闻乐见的长江文化景观带、休闲带。
绿色赋能,文旅业态向新求变
徜徉樱花海赏樱、沉浸石窟光影秀、体验巡江夜航、感受五马渡后备箱市集烟火气……春日的长江游推陈出新,“绿风景”持续创造“绿福利”。
通过“樱花季”文创IP打造新体验、科技创新新场景、“时尚符号”后备箱文化激活新消费,幕燕滨江风貌区日渐成为南京文旅新地标。
“空气好,风景美,导航路过买票进来玩!”来自安徽的周先生携妻子来南京旅游办事,在景区石窟前文创店小憩,对幕府山花景赞叹不已。近日,南京串珠成链推出“最美滨江半日游”,“花漾滨江”“光影石窟”“传奇夜航”“‘箱’见恨晚” 四大游线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
“除了樱花带,‘江南精品牡丹园’还有种植了2万株牡丹、芍药和紫叶李、玉兰、二月兰等花卉,供尽情市民游客赏花春游。”南京旅游集团幕燕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沿途经过幕燕滨江风光带樱花观赏区、牡丹园,游客可以露营赏樱、房车赏樱、登幕府山赏樱、长江游轮赏‘夜樱’,还可以乘坐南京唯一穿行在江边的观光小火车‘江畔之星’赏江畔落日,看著名的‘燕矶夕照’。我们还通过以生态修复的石窟为天然载体,融入诸多古都文化和长江文化元素,创意性采用光影艺术,沉浸式讲述达摩‘一苇渡江’的传奇故事,打造了‘一苇渡’石窟光影艺术馆,3月18日运营以来吸引了不少游客观影。”
此外,幕府山还依托“数字长江”五马渡博物馆和“长江传奇”游轮让游客实现夜航赏景,串联起五马渡汽车后备箱文化市集和幕燕飞行营地,在传统的帐篷露营的基础上增设房车露营、主题活动,亲子、团建、唱K、野餐、飞盘、露天电影等一系列休闲娱乐,许多游客呼朋唤友、全家出游前来感受春天的气息,“绿风景”里升腾城市“烟火气”。
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从生态修复到生态产能,幕燕滨江幕府山矿坑修复,经过数十年的复绿疗伤,正以江河为轴,徐徐铺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新画卷。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张承辰 李梦迪 童棹凡
编辑: 李梦迪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