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新江苏发起#千家万户的事#UGC民生类摄影作品征集活动,用镜头记录每个人身边的“民生答卷”。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江苏作为文化大省,千百年时光积淀下的戏曲艺术空灵婉转,尽显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美。
暖黄色的灯光照射下,头戴凤冠、身披蟒袍的京剧演员踱步间唱出一段京戏,侧边的文场亦在数十年的默契下将弦乐演绎如流水……台上方寸间,举手投足皆有风景;台下观戏座,一部部智能手机内留下传统文化的精华。2021年国庆节,泰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李明翰在城市采风中,循着戏声拍下这张照片。
作为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故乡,泰州的戏曲氛围浓厚。“泰州的戏曲文化资源很丰富,除了人们熟知的京剧,淮剧、扬剧、越剧和黄梅戏在泰州也很流行。”李明翰介绍,自2008年首届梅兰芳艺术节举行后,泰州每年都会邀请全国各地的优秀戏曲团队,在戏曲展演中促进文化交流,同时让文化滋养每位市民。
“平时有很多民间自发组织的戏曲活动,每年的元旦、春节和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泰州老街的古戏台还有专门表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泰州人的生活和戏曲分不开了。”作为长年穿梭于城市各个角落的摄影者,李明翰的镜头里记录了泰州戏曲文化的延续与传承。“无论是集中组织的戏曲表演还是自发的交流,都让我们更近距离地接触到传统戏曲,了解戏曲背后的审美与技艺,也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
2022年江苏全面完成了15类52件民生实事,其中包括“扶持经济薄弱地区‘送戏下乡’2800场,培育优秀群众文化团队200支,辅导培训群众文艺骨干5000人。”系列民生举措的背后,体现了全省丰富文化服务产品的决心与魄力。
无论是“送戏下乡”,还是优秀群众文化团队,越来越多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市民生活,让每一个平凡日子在悠长曲韵和动人音符间变得丰富多彩。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喻婷
编辑: 喻婷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