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期,一本《昆虫记》让韩永祥对自然界里的花鸟虫草产生浓厚兴趣,“长大后我托人买《中国鸟类野外手册》,边对照图片,边野外观鸟”。2007年,韩永祥加入“江苏野鸟”BBS讨论版,跟着帖子里的图文、视频逐渐熟悉鸟类的鸣叫、特征与习性,“真正打开了观鸟世界的大门。”
15年间,800多种鸟在他的镜头里定格。跋涉千里的鸻鹬群,越冬的半蹼鹬,芦苇荡里的震旦鸦雀……春夏秋冬,韩永祥携着望远镜和相机,穿梭于连云港郊野河滩,捕捉每一次的振翅。
鹈鹕满春野,无限好同声。见多了珍稀的鸟雀飞禽,让韩永祥印象最深的鸟类,还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卷羽鹈鹕。因颈背处卷曲冠羽得名的卷羽鹈鹕,是鹈鹕家族体型最大的成员,成年后体长1.6至1.8米,翅展则能达到3米以上。“海边村民叫它‘绵羊宝宝’,我就想亲眼见见这个有‘大嘴巴兜’的鸟。”他特意打印了照片,将自己的联系方式一同附上,分发给海边的养殖户。
“2008年10月,我接到电话,鸟终于来了!”韩永祥立刻通知同城“鸟友”奔赴海边。到达既定地点,一只体型巨大的卷羽鹈鹕正在塘埂上休息,灰白身躯上橘黄色的喉囊尤为醒目。“我们当时距它只有30米,害怕鸟受惊扰,就伏下身子顺着塘埂爬行,边爬边拍。”
初次见面,韩永祥的激动怎么都掩不住,按快门的速度加快。可惜最后20米时,一直沉稳的卷羽鹈鹕发现突然的“来访者”,瞬时飞往更深的海里。“等它飞走,我一看相机,坏了!光顾着按快门,各种参数没调,照片都过曝了。”和卷羽鹈鹕初次见面留下的遗憾,让韩永祥更加坚定要拍好这个神奇的鸟类,每年都在海边静静等待。“它飞起来的姿态既优雅又霸气,看多少次都不厌。”
等待,是观鸟者的必修课。繁衍迁徙的鸟类,跋涉万里途经一地,除了自然馈赠,还需要人类守护。等待候鸟的同时,身为美术老师的韩永祥会带着学生一起开展护鸟行动。2018年,他在学校开办了“墟沟小学小胡萝卜观鸟社”,组织孩子们绘画和制作手工品,还会去城市公园和野外观鸟。
韩永祥说,观鸟给他最大的启发,是学会从自然的角度观察世界。“那些听起来毫无生机的‘荒滩’‘秃地’,其实充满了盎然生机。”四季轮回、候鸟南飞,连云港的沿海湿地与滩涂边,韩永祥等待与更多鸟类的邂逅重逢。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喻婷/文
编辑: 喻婷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