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上钢架,“住”上高楼,手机一键“遥控”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在江苏句容白兔镇徐村草莓种植基地,村民们牵手物联网,玩出了“科技范儿”,告别传统的种植模式,以绿色科学的方式进行草莓培育、种植和销售,走上全新增收致富之路。
▲徐村草莓种植示范基地
“徐村草莓基地一期工程已投资2600万元,建成占地400亩的工厂式大棚56896平方米。”镇江市草莓协会会长唐山远介绍。一期工程采用新型无土栽培,集种植、观光、采摘、销售为一体。大棚内配备温度、湿度、风力、降雪量等多种草莓生产参数传感设备,实现草莓从种到收“全程技术控制”,农户在家里便能在白兔智慧农业平台手机APP上直接操作。
▲玻璃温室物联网系统液晶显示屏
有着32年草莓种植经验的王柏生是基地第一批入驻的农户,2019年,他承包了10亩大棚,纯利润超过30万。“我种的草莓‘味更足’,吃过我家草莓的小朋友都不吃其他家的了。”提起自家的草莓大棚,王柏生兴奋地说。
▲全程绿色防控生产技术培训现场
“草莓定植前5到7天要施基肥,不要用尿素或含缩脲肥料,在栽种前尽早铺设滴灌带,覆盖好遮阳网。”9月4日,来自镇江农科所的专家吉沐祥正在为农户们进行“全程绿色防控生产技术”培训,介绍绿色栽培技术,提高草莓定值存活率,有效减少病虫害。类似的培训课程,白兔镇每月都有一次。
“在专家的指导下,我家的草莓存活率在95%以上,受雨水、病虫害的影响越来越小了。”王柏生说,草莓基地建成后,政府提供了充足的水电资源,不用农药,用微生物“以菌治菌”,不仅明显降低了人工和经济成本,生产出的草莓更绿色健康,在市场上更抢手。“过去一个季节需要喷洒农药5到6次,还要请工人,这些都是开销,现在一个季节只需要利用微生物打一次就好,生产出来的草莓香甜多汁,每斤能多卖5块钱。”王柏生说。
▲王柏生的草莓大棚
今年30岁的笪文杰是“莓二代”,大学毕业的他没有留在南京,而是选择回乡种植草莓,去年他和家人承包5亩草莓大棚,纯利润超过17万。“在家里工作方便照顾老人和小孩,而且在种植中有任何问题都有专家第一时间过来解决,完全没有后顾之忧,我非常感谢村委和吉老师等人的帮助。”笪文杰说。
“草莓种植是我们白兔镇的主导产业,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过去农户比较分散,不利于消费市场形成和产业发展,我们希望将农户集中起来,通过高科技培育,起到示范作用,在未来能实现全面推广。”唐山远说。
▲草莓大棚的补光灯
据悉,草莓种植示范基地二期工程项目也即将竣工,预计将为200多位农户提供种植大棚,侧重于新品种培育的三期工程正处于招标环节。培育、种植、采摘、销售,白兔镇正着力打造草莓经济发展的全产业链,阔步迈向小康之路。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周永金
编辑: 周永金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