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西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进程、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医疗、技术、产业、交通、文旅……对口支援、帮扶、合作的路上,江苏全心全意支持受援地区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助力102个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摘帽、近400万贫困人口脱贫,与西部兄弟省市共同谱写了“携手奔小康”的动人故事,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贡献。2021年全国两会,新江苏·中国江苏网、“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推出“谢谢你,江苏!”特别策划,聆听受援地区百姓对江苏的“暖心告白”!
天高气清,群山绵延,成群的牦牛悠然地吃着科学配比的精饲料,惬意地住在现代化养殖大棚,更有24小时监测确保其健康成长。2018年,江苏省投入援藏资金1.5亿元,建设格桑塘现代农牧产业示范园,补齐补强当地特色产业链条。
据格桑塘示范园负责人黄义奎介绍,园区分为东区和西园:东区功能为良种牦牛繁育基地,占地面积约两万亩;西园主功能为牦牛育肥及饲草料加工。“以往的养殖结构单一,养殖粗放,格桑塘示范园是林周县首个复合型规模化养殖场。设计规模放到整个西藏都是首屈一指的。”目前,园区年存栏牦牛2500头。
牦牛是西藏的特色畜种,但以往,牧民粗放型养殖导致牦牛近亲交配情况多,牦牛质量大幅下降,养殖周期长达七到八年,牧民收入不稳定。“格桑塘种牛培育项目希望培育优良牦牛,让西藏人养育纯种的西藏牦牛。”江苏援藏干部针对林周县现存问题,明确了种养结合的产业发展思路,探索集饲草种植、牦牛繁育、科学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终端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牦牛产业。
“我以前从来不知道养牛还有这么多讲究。”当地牧民在技术人员手把手培训后,对规范养殖流程已十分熟练。目前,产业园带动本地人96名就业,月均收入达4000元。“要让一部分人先尝到甜头,才能让更多人参与。”黄义奎说。2020年11月,园区率先在县城北部进行牦牛产业养殖试点,许多南部牧民听到消息后,自发向产业园反映希望参与其中。未来产业园计划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牧民”模式,逐渐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扶合作社、合作社连农牧民的产业化组织体系,建成全市牦牛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窗口、种源基地、科研基地、农牧民培训基地。
“江苏苏州援藏力度很大,今年已经是第9批了,每次只要我们这边有需求,苏州干部们马上以百分之两百的工作劲头对接,在技术、人才方面积极支援。”谈起江苏援藏队伍,黄义奎很是感谢。“格桑塘”在藏语里的意思是“一片幸福美丽的地方”,在产业扶贫方针的引导下,林周县脱贫摘帽,正成为牛羊成群的美丽富饶之地。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徐春晖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徐春晖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