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联合推出策划,记者走近一群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成果留在百姓家的科技工作者,听他们讲述以大地作纸、以实干为笔的奋斗故事。
“这些不行,接种的麦穗全都发病了”“这株性状不错”……5月25日,记者见到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小麦遗传育种团队成员张旭研究员时,她正弯腰查看小麦病害鉴定圃内麦穗的情况,并不时剪下选中的麦穗材料。
播种、出苗、拔节、抽穗、扬花、灌浆、成熟……从10月底播种小麦,到第二年5月底、6月初收获,一年中张旭和团队成员至少有三分之一时间在田间工作。“比较忙的秋播季、夏收季和实验调查阶段,一天有8到10小时在地里,只要天气允许都要下地干活。”
对农业科技工作者来说,不同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也依据小麦不同生长阶段开展。除去在田间开展品种选育的工作,在越冬等田间工作较轻时,他们则扎根实验室,开展小麦重要性状的遗传解析与基因定位克隆等研究。
自1995年毕业来到江苏省农科院,近28年来,张旭一直过着这样“两点一线”的生活。对张旭来说,农科院就是自己的第二所大学,“我本科学的是生物化学,到这里后基本从零开始系统研究小麦,从事抗病遗传与分子育种研究。”
赤霉病是江苏小麦生产中的重要病害,“针对这一难题,我们从抗源着手,从国内外种质资源中寻找抗源,挖掘基因、克隆基因、了解抗性机制,再将抗病基因应用于生产。”
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小麦遗传育种团队共有12名科研人员,主要围绕传统优势,开展小麦抗病育种和弱筋育种。同时,遵循小麦产业可持续发展新需求,团队还着力开展氮高效利用研究,及富含花青素的彩色小麦、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抗性淀粉小麦和酿酒小麦等多类新型品种培育。“我们研究内容从上游基础理论到下游品种培育,延伸到后续栽培技术和产品加工,希望更好为农民和消费者服务。”
在张旭看来,“靠天吃饭”对农业科技工作者是个很大的挑战。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受外部环境影响大,干旱、倒春寒、干热风等天气对田间实验都有很大的影响。为摆脱环境依赖并且提高育种效率,团队选择优异基因开展分子育种工作,从基因水平改良作物目标性状。“我们现在利用温室,可以一年三代繁殖,生长室则12个月都可以培育或鉴定小麦材料。”同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F2代等早期世代就可进行基因检测与筛选,提高育种效率。“在分子生物技术和实验平台多方加持下,新品种育种进程不断加快,团队目前通过审定的品种已达40多个。”
“中国小麦品种是完全自主培育的,饭碗端在我们自己手里,这是我们骄傲的地方。”在张旭看来,作为科技工作者,要着眼生产放眼世界,努力让中国的小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培育产量更高、抗性更强、品质更好的品种,将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燕钰 苑青青
编辑: 燕钰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