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一场科技盛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他第四次出席两院院士大会、第二次出席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
“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奋斗者”号成功坐底,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这些科技创新成就蕴含江苏元素。科技创新舞台上绽放的江苏力量,彰显了江苏作为!
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取得重要进展
几年来,全国基础研究整体实力显著加强,组织了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其中,大批江苏儿女,绽放出熠熠光彩。
2020年12月19日,嫦娥五号发射回收任务圆满成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助力“嫦娥”奔月挖土,宿州两企业为飞行器能源系统“保驾护航”,高难度“地外天体起飞”源于连云港测控“力量”。一系列任务的圆满成功,离不开背后的江苏力量。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任务中,南航航天学院院长叶培建院士担任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88级校友孙泽洲担任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南航也承担起火星应急信标装置的研制任务,为“天问一号”装上“黑匣子”。
苏州大学乔东海教授,则带领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一起,参与火星表面磁场探测仪电子学单元的研制和地面测试任务。“天问一号”的着陆,有江苏人不可磨灭的智慧。
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跨越
“奋斗者”号成功坐底、“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首次实现千万核心并行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近年来,全国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
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在大洋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奋斗者”号挺进“深蓝”的背后,是江苏在“十三五”期间,围绕国家重大创新布局、提升重大科技平台建设、集聚战略科技力量打出的科技创新组合拳。江苏无锡中国船舶七〇二所,联合带领强大的深潜技术“国家队”,开启了历时五年的集智攻关工作。
“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是世界上首台运算速度超过十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曾连续四次登顶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的榜首。超级计算机,凝聚着无锡工匠的心血与付出。
高端产业取得新突破
C919大飞机准备运营,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最大直径盾构机顺利始发……高端产业取得的新突破,也融合了江苏“智造”。
一架C919,融合了江苏多个城市的“智造元素”,成了江苏新兴航空航天产业的阅兵场!其用于机舱内部隔热隔音的材料“超级航空玻璃棉”出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技术实验室。该成果的应用使C919客机机舱的隔热隔音性能比目前最先进的美国波音公司标准还高出近10%。
一家来自江苏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工程披上“防火霓裳”;全球距跑道最近光伏组件“江苏造”;江苏线缆为“钢铁凤凰”铺“动脉”;大兴国际机场项目建设时期,徐工集团先后投入200台起重机,300台道路成套设备……背后集合了强大的江苏力量。
2018年10月24日9时,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座国之重器的建设过程,烙上江苏印记。吊起港珠澳大桥的只有头发丝的1/10高性能绳索,印刻上了“南京制造”;扬州造钢塔成港珠澳大桥"地标";“江阴制造”助力港珠澳大桥迎风不倒,南通为港珠澳大桥造“最后接头”。
科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科技在控制传染、病毒溯源、疾病救治、疫苗和药物研发、复工复产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打了一场成功的科技抗疫战。
抗体检测盒、体温热像仪、消杀机器人……江苏科技战“疫”成效显著。
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与南京大学校友企业联合研发出的15分钟快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免疫层析法);南京理工大学研制出新型人体体温异常检测热像仪,专注于异常温度检测;江苏大学研发的外测温传感器,其探测率、灵敏度、响应时间等关键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够更远距离、更快速、更高精度探测体温;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参与研发的移动式医疗废物应急焚烧车,确保疫区医疗废物在原地得到安全、有序、高效解决……
一批江苏高校集中科研力量和资源,迅速开展抗疫药物设计与筛选科研攻关,开发防控一线急需设备及系统,组织开展疫情防控社会服务,一大批科研成果应用于抗“疫”一线,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全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关键期,组织复工复产也刻不容缓。江苏农林科技战“疫”,服务“三农”助力春耕,南林大科技工作者服务春耕复产一线,他们全面聚焦林业复工复产关键领域,用科技助力防控复产双胜利。
民生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为贫困地区培育科技产业、培养科技人才,科技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南京农业大学将科技扶贫各项举措夯实做深,推动着农业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在定点帮扶贵州省麻江县时,学校遴选60位专家组建了10个产业技术专班,解决了长期制约当地产业发展的35项关键技术难题。如今,全县建起家禽、草莓、蔬菜、农村电商等产业联盟,规划了蔬菜、花卉等11个产业技术示范基地。
河海大学多次派出扶贫干部驻点陕西石泉县,充分发挥学科和科技优势,设立科技扶贫专项,助力地方高质量发展。
国防科技创新成就显著
国防科技有力支撑重大武器装备研制发展。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舷号为“17”。
这其中蕴含着众多江苏科技大学的智慧和力量——不仅总建造师来自于江苏科技大学,在船体机件加工、船体装配、设备安装等程序上,都有江科大人的身影。
一直以来,江苏都牢牢把握创新核心地位和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要求,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原始创新能力实现新跃升。
在《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江苏更是将科技创新摆在各项任务首位。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过利平表示,“十四五”期间,江苏要通过构筑区域创新高地、实施重点产业技术攻坚行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四大重点任务”,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区域创新体系和产业创新模式,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周永金
(综合自中国新闻网、新华日报、交汇点、荔枝新闻、龙虎网、淮安发布、常州发布、澎湃新闻等)
编辑: 周永金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